教学内容: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面积问题 第89-90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2题。
教材简析: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这节课学习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复杂的面积计算问题。例题中已知长方形的长,不知道长方形的宽,但已知长发生变化时面积发生的变化,求长方形的面积。教材主要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反映出长方形的面积变化,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并引导学生用从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找到中间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试一试”安排了与例题情境相似又稍复杂折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让学生运用画图的策略尝试解决。“想想做做”第1题比例题稍有些发展,让学生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第2题条件比较复杂,但思路比较明显,让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的思路。2.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画示意图表示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解决问题时运用策略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会话 导入新课
1.你能画一个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的示意图吗?动手画画看。
2.你觉得画图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说。
3.你会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指名口答。
4.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有什么关系?你会用哪些关系式来表达这三者的关系?
5.刚才你们画出了长方形的示意图,也解答了简单的求长方形面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稍复杂的面积计算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
(1)花圃的面积怎么会增加了18平方米?(因为长增加了3米)。你能画出示意图吗?
(2)学生尝试画图,师巡视指导。
(3)你是怎样画图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展示或板书,你觉得自己的示意图画得怎么样?需要修改吗?
(4)根据画出的示意图请你说说条件和问题,你会解答本题吗?想一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1 8 ÷ 3 = 6(米)先求到什么?8 × 6 = 4 8(平方米)再求什么?
(5)假如求“现在”花圃的面积,你会算吗?(指名口答)
(6)从图上,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求现在花圃的面积有两种方法解答,可以看成两个长方形,用原来的面积加上增加的面积;也可以合起来看成一个大长方形,用总长度乘宽来计算。你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哪种方法,哪一个条件必须求出?
2.完成试一试。
(1)读题,理解题意。
(2)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根据题中的要求在图中画出减少的那部分吗?
(3)你感觉画示意图有什么好处?
(4)你能独立解答吗?
(5)根据示意图,请说说这道题目的解题思路。板书:
150÷5=30 150÷5=30
20-5=15 30×20-150=450
30×15=450
三、练习巩固 深化认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读题,理解题意,并分析关键句。
(2)尝试在课本上画图,全班交流。
(3)结合示意图讨论:面积怎么会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
(4)独立列式解答。
(5)变式练习“……求现在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画图,并独立在书上完成。
(3)同桌、集体交流。
(4)改变例题,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口答。
四、梳理总结 升华认知
这节课我们解决的是哪一类的实际问题?解答这类实际问题最常用的解题策略是什么?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