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一次抱母亲
教材简析: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主感悟、交流体会,感悟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从而产生报答母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自主阅读探究文章大意。
2、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为什么“我的心里很难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主感悟、交流体会,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 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对母亲的报答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教学步骤:
一、回顾前文,引入新课。
1、完成本课补充习题第一题:听写课后第3题中的词语。
集体订正反馈。
2、用上刚刚听写的词语,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设计说明:检查学生上一节课生字词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引入新课。)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母爱伟大,无私……)
二、品读课文。
1、教学第一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第一小节,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
B、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埋怨;难过)
2、教学第二自然段,感受“母爱”的伟大。
(1)过渡:母爱是多么的伟大,我应该感到高兴才是,然而为什么“我很难过”?请你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并想想其中的原因。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自主朗读。
(3)全班交流:
指名谈体会,并读一读相关的语句。
(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一直以为母亲有100多斤,竟然不知道她的身体只有80多斤。我太粗心了,太不关心母亲了。我为自己一直不懂事,没能帮母亲挑重担而难过。)
(4)重点理解“重担”。
出示: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①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母亲的担子还有别的吗?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
(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还包含养育儿女的艰辛,包含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农活和家务劳动。)
②瘦弱的母亲一手拉着年幼的我,背上还背着比我更小的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那是怎样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③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呢?(母爱)
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还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母爱)
我想,当她这样要求的时候,孩子们肯定会心安理得地把担子交给母亲去挑,因为他们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而其实?
是呀,直到今天,作者才知道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事他为什么一直都不知道呢?(母亲从不抱怨、诉苦,从不叫苦叫累)
(设计说明:结合课后练习四,挖掘重点词语背后深藏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火花,突破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5)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现在,当你了解了母亲肩上的重担,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来,捧起书,一起读一读2、3自然段。
4、教学第四、五段,激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1)引读课文:“就在这时,我突发奇想,……”指名读。
(2)想一想,同样是抱母亲,刚才的“抱”和现在的“抱”有什么不同吗?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再回答。
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睡着了吗?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我抱母亲仅仅一次,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而母亲抱我呢?
(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
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时,不禁想起了孟郊诗中的两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提起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我虽然能抱母亲一时,却报不了母亲对我们一世的情啊!母亲虽不要回报,但作为子女怎么不应该回报呢?让我们给母爱以回报,一起读一读最后这两段话吧。
(设计说明:直接感知语言材料,在思考与想象的过程中,敲击学生的心灵,进一步感悟母爱的宽容、博大、无私。)
5、配乐朗读全文。
6、完成本课评价手册第二题或补充习题第三题。
(达成目标1、2)
三、联系实际,探究主旨。
这就是母爱,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爱,她无私地付出一切,却从未想过回报。子女给予她的一点点关爱却足以令她幸福满怀。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
1、一天中妈妈为你做的事
2、一天中你为妈妈做的事
3、当你拥抱妈妈并说出“我爱你”的时候,妈妈有什么反应,你又有什么感受?
4、现在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写在评价手册第三题的作业上。
指名反馈。
5、是的,有人说“母爱是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她能融化冰川、净化心灵、蓬勃生机”,有人说“母爱是盎然的绿地,芳菲而宜人。她使空气清新、百花缤纷、彩蝶飞舞。她是唯一没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净土。”你心中的母爱又是什么呢?
出示,并指名进行口头填空:
母爱是__________。无论你走到哪里,她都伴着你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
母爱是__________。无论你有多大困难,她总是依靠的屏障为你遮风挡雨,令你心安神怡。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补充习题第5题的诗歌和句子,并完成相关练习。
母爱是一片阳光,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春天温暖;
母爱是一泓清泉,
即使心灵岁月的风尘蒙沙,也能让你清澈澄净;
母爱是一株树,
即使季节轮回也固守家园,甘愿撑起一片绿荫。
母爱是一首田园诗,悠远清净;
母爱是一幅山水画,自然清新;
母爱是一首歌,婉转深情。
母爱是醉人的春风,是润物的细雨,
是相伴你一生的盈盈笑语,
是你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
1.你心中的母爱是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读背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三字经》
(达成目标3)
(设计说明:凭借语言文字的作用,从文本向生活实际出发,再走回到文本,深化并升华学生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
四、拓展训练
1.老师此时还想说这样一段话:电脑出示
最爱是你(献给我的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医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忽略了平时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无论如何,别忘了在3月8日那天买上一束康乃馨,哪怕是一句感恩的话语……
2.同学们,你们此时愿意拿出笔来写上一句你们对妈妈感恩的话语吗?请动笔写写吧。(《烛光里的妈妈》)
3.学生练笔
4.请大家把这份心意卡,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她一定会非常感动的。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心意卡并把它送给你的妈妈。
2、收集一些描写母爱的古诗句。
3、给妈妈洗一次脚,并写下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