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2、学习通过动作、表情,表演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被蒙住。
3、继续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2、学习通过动作、表情,表演狐狸和老虎。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动作、表情,表演狐狸和老虎。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词语,初读了课文。课文中的生词,你还记得吗?
2、出示词语:
寻找 扑过去 逮住 一愣 蒙住 松开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窜过 骨碌一转 扯着嗓子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
纳闷 撒腿就跑
3、指名读,接龙读。
4、仔细看看这三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组词语写的是狐狸,第二组词语写的是老虎,第三组词语写的是其他野兽。)
二、理解课文,揭示寓意
1、发现得很好!狐狸、老虎是《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两个主人公。(板书:( )的狐狸( )的老虎)狐狸有什么特点?老虎有什么特点?这堂课就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课文,看看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文。要求: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又是一只怎样的老虎,为什么?
( )的老虎
( )的狐狸
(2)同桌分角色读文。自由练读——指名读
(3)老虎啊,让我采访你一下,当你松开爪子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过渡:老虎啊,其实你心里想什么,狡猾的狐狸早就知道了,为了让你彻彻底底地相信,它趁你发愣的时候,早就又想好了一个妙计。
3、学习第6——8自然段。
(1)自由读第6自然段,指名读(扮演狐狸的学生读)。
(2)引读:老虎跟着……(第7、8自然段)
(3)课文中这个情节写得非常好,老师还想请小朋友来表演呢!
①出示: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②这段话中有四个成语,(出示: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③指名读,齐读。
④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或是从哪个成语,你联想到了什么?和大家说一说。
⑤理解了这四个成语,相信你们一定会把狐狸、老虎演活了。
⑥(出示)表演前的准备:①想一想:你对哪个角色最感兴趣?②找一找、读一读:划出描写你感兴趣的那个角色的句子,并仔细读一读。③试一试:试着演一演,你想怎样演好这个角色呢?
(4)请学生分角色表演。(狐狸、老虎)请学生评价。
(5)神气活现的狐狸,半信半疑的老虎,顺利逃脱的小动物们,如果我再给你们一次表演的机会,你最想用什么动作来表达你现在的心情呢?小观众们,现在老虎还是摸不着头脑,你们是观众,是旁观者,请你们来告诉老虎真相,帮它拨开疑团吧!
4、学习第9自然段。
(1)引读:老虎受骗了。狡猾的狐狸……
(2)学到这里,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你理解了吗?
5、出示图片:狐狸、老虎
说一说:小朋友们,你最想对他们中的谁说一句话?
6、今天我们学习了“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象这样和动物有关的成语还有很多,(出示课件上准备好的成语让学生读一读,)象这样的故事也有许多“惊弓之鸟”、“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想想这几个成语的意思。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派吓抗狐胆借假
2、找找这些字的字型结构:它们都是左右结构。
3、在书写时要注意避让,一起朗诵《汉字结构歌》。
4、学生在《硬笔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