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教学频道 > 语文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能读正确,写美观。
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体会表达特点。
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背景导入,感悟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点(板书:爱国)。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古诗《示儿》《题临安邸》。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之处?
在那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时代,涌现了许多爱国诗人,也涌现了许多的爱国诗。
学习生字词,扫清障碍
出示生字词。
认读生字词。
学习《示儿》
理解诗题,走进诗人。
读题质疑。
说说“示”的意思(告诉、告知),“示儿”就是告诉儿子。
质疑:谁告诉儿子?告诉什么给儿子?为什么告诉儿子?
走近诗人。
学习一首诗,我们首先要走进诗人。对于这首诗的作者陆游,你有什么了解?
学生交流资料。
85岁高龄的诗人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他要告诉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儿子呢?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让他牵肠挂肚呢?现在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走进陆游生命的最后时刻。
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交流重点字词的意思。
交流整首诗的意思。
体会表达,感悟诗情。
理解遗嘱。
都说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之作,是他的遗嘱,你知道什么叫遗嘱吗?一般人的遗嘱会说些什么呢?
从陆游的这份遗嘱你读出了什么?
体会情感。
再大声读一读这份遗嘱,你能体会到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写下这首诗的吗?
拓展延伸,内化感情。
学习《题临安邸》
回顾学习方法。
运用方法,自学古诗。
交流汇报。
小结
同是爱国之情的抒发,有悲伤与愤恨的不同流露。齐读这两首古诗,感受作者不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