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教育宣传 > 健康卫生
。 提示:点击上方"健康江苏"↑ 关注我们!
近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增多,引起了一些家长的紧张。对此,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邱玉芳表示,疱疹性咽峡炎全年都会发生,秋冬季会出现小高峰,只要积极治疗,其风险较小,家长不必过于紧张。
小编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主要侵袭1~7岁儿童,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由于肠道病毒有多种,同一患儿可能重复多次感染。
邱玉芳
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原因有哪些?
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可通过飞沫、接触等传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易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发。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感染疱疹性咽峡炎?
患上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后,咽部充血,扁桃体、软腭等处能看见约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疱疹,2~3天后逐渐扩大破溃并形成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还有哪些症状?
急骤发热,可持续或反复,年龄大的孩子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
如何帮助患儿减轻不适?
饮食清淡,忌食刺激性食物,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如合并细菌感染,应遵医嘱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如患儿出现异常情况,请家长及时就诊。
如何预防感染疱疹性咽峡炎?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保持个人和室内卫生,尤其要勤洗手;尽量不去嘈杂的公共场所;加强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 患儿需要隔离两周,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 治疗期间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冷饮、不喝饮料;
● 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急,如果高热惊厥,要立即退热处理,迅速送医的同时,可以掐住患儿人中穴,不断呼喊患儿名字,同时要防止患儿咬伤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