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以及第65—66页的“想想做做”第l—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三角板,五角星、实物钟。
学具准备:硬纸条、图钉、小棒、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角
1、指一指、摸一摸
(1)、今天能来到二( )班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张老师特别高兴,还为表现好的同学准备了一个小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出示五角星)
大家都认识啊!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它五角星吗?
谁能上来指指它的5个角在哪里?
你们同意他指的5个角吗?(这一点就是1个角?那铅笔的这点是角吗?)
指角要这样规范的指。(教师师范指角)教师再指一个角给学生看。你会指了吗?那请拿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指一指这个角。
(2)、(出示三角尺)这是什么?你有吗?请举起你的三角尺,看看它有几个角?你能指给同桌看看它的三个角分别在哪里吗?
请一个学生上台指。
(3)、那请你用手去摸一摸这些角,有什么感觉呀?
2、找一找
那你结合刚刚摸角的感觉在你的周围在我们的教室里找找,哪里也有角?
3、画一画
生活中的角多不多啊?能找完吗?那我们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子的了?
看老师是怎么画的。(教师画角)
这就是我们数学上的角,谁看清楚了老师是怎么画的?
老师再画一个。(一边画一边说:先画一点,再从这点开始画一条直直的线,然后再从这点开始画一条直直的线),你能自己画一个角吗?(学生在作业纸上画角)指名1学生到黑板上来画。你们觉得他画的怎么样?你自己画的怎么样啊?
4、角的各部分名称
你们看看黑板上的角还有你自己画的角,你发现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啊?
说明:角中这尖尖的一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用1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
追问: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边在哪里?
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你能在你自己画的角上标上顶点、边和角的标记吗?
5、练习
1、(想想做做1)请你根据角的特征,判断下面这几个图形是不是角,对的打勾,错的打叉。
2、数角
数数下面图形是几边形,有几个角,填在括号里。
( )形 ( )形 ( )形 ( )形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你有什么发现吗?
老师这里还有2个图形,你看看每个图里有几个角?
二、做角,比较角的大小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角,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材料,你们能利用这些材料作出一些角来吗?四人一组,拿出信封里的材料,动手做角。
2、汇报你们小组用什么材料做出了角。
3、选择同种材料做的两个大小悬殊比较大的角,让学生观察它们一样大吗?哪个大哪个小?说明角是有大小之分的。
4、介绍活动角。
教师演示:张开角的两边角就变大,合拢角的两条边角就变小。你能让你们小组里的活动角比老师手中的角大?怎么办的?比老师的角小了?、
那你们觉得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生活中,你有没有看到和这个活动角很相似的物体呀?(出示扇子和剪刀)
5、用长方形纸折角
如果要让这个角大一些可以怎么办?小一些了?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提高
1、数角
2、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