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一、梳理单元课文,重温写法
1.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了两篇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它们记录的都是作者的观察发现。我们来重温一下课文的精彩段落,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出示第一组——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的美丽。它的羽毛是翠绿色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2.交流小结: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发现了翠鸟色彩的艳丽;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者稍加留意,就发现了奇妙的变化。
板书:留心观察
3.留心周围事物,就会有新的发现。作者是怎样观察翠鸟和草地的呢?出示第二组——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了,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4.交流小结:因为观察细致,作者捕捉到翠鸟捕鱼时敏捷的“身手”和草地色彩发生奇妙变化的原因,原来——想要深入地了解事物,还要细致观察事物的动态发展。
板书:细致描写
二、研读习作例文,借鉴写法
★研读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领悟抓特点会想象的写法。
1.默读,思考:小狗“王子”有什么特点?作者是通过哪几件事来写小狗淘气可爱的?找出例文中有关句段,读一读。
2.交流。
(1)情节1:学“狗”字时,叫得最欢。
(2)情节2:追着火车跑,追不动了就“汪汪”叫几声,真有趣。
3.小狗“王子”给作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它在不同场景里的叫声。仔细读例文,划出描写小狗叫声的句子。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
我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我知道“王子”想去那儿干什么,它喜欢同火车赛跑。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
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提示:这些描写里哪些是作者仔细观察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
板书:抓特点会想象
★研读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学习多角度有顺序观察的方法。
杨梅
|
特点
|
外形
|
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
颜色
|
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
味道
|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
|
1.默读例文,完成表格(出示)。
2.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写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时,都写到了它们的“变化”。
3.重点欣赏写颜色的片段,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上“先、随后、最后”等词语有顺序地写出了杨梅颜色的变化,并指导孩子运用“先、随后、最后”描述某个事物的变化。
4.指名读写味道的片段,想一想:同样是写变化,在写味道的变化时,是通过什么方式描写的?(结合品尝的经历来写,可以把味道写得更加具体可感。)
板书:多角度有顺序
三、比较,总结写法
1.《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两篇习作,都很好地展现了作者的观察能力和细致地描写能力。研读、比较这两篇习作,你能从中学到哪些观察方法?(自由交流)
2.板书:看 摸 尝 听 ……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眼里世界是什么样的?(缤纷的,多姿的,五彩的,充满活力的……)
★补全课题,板书:缤纷
2.怎么把我们眼里的缤纷世界写下来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好——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出示,齐读)。
3.世界那么大,那么美,观察的对象不同,方法不同,世界展现在我们眼里的样子就不同。最近我们学了一组文章,认识了(出示)——搭船的鸟、小狗“王子”,欣赏了窗前的草地,了解了作家王鲁彦故乡的杨梅。
4.通过仔细观察,作者发现——
搭船的鸟:颜色鲜艳、捕鱼敏捷
小狗“王子”:喜欢叫、喜欢和火车赛跑
窗前的草地:会变色
故乡的杨梅:细腻酸甜
5.细心观察、留意生活,就能发现所有事物的秘密。
二、梳理习作素材,明晰写作内容
1.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观察,不少同学还把自己的观察记录了下来,(出示——观察记录单1)谁来说说看:你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2.指名说,归类点评:你真厉害,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就发现了……
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如翠鸟捕鱼一般锐利。
你留意了……的动作……
(1)植物的生长变化;
(2)动物的样子、喜好以及和动物的相处的故事;
(3)蔬菜水果的色香味形等;
(4)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
★着重指导两个学生说清楚所观察对象的变化或发展,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
★相机板书:看 听 摸 尝 ……
三、聚焦“课间活动”,领悟表达方法
1.长时间、连续细致观察一个事物、一个人或某个生活场景,便会有所发现。下面我们将以校园生活“课间活动”为例,具体学习如何观察和写作。
2.谁来读一读观察要求:
(1)下课铃声响起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教室里,同学们在做什么?
(3)仔细观察你最感兴趣的场景或人,尤其注意活动中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3.播放“课间活动”的视频。
4.大家观察得都很认真,谁来说说看,在这个短暂的课间,最吸引你的是哪个场景、哪个人?为什么吸引你?描述时,可以采用老师提供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
出示:
★教室内外热闹极了:有的……有的……有的……
★最吸引我的是……
引导:你想说一说哪个场景?/你想说一说哪个人?/你想说的是他的动作?还是神情?
点评:你观察了他的……你关注了他的……你还把他和别的同学进行了对比。
小结:你们刚刚观察到的人在说话做事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节描写”,它们都是我们的观察所得。
5.想把课间活动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就不能满足于自己观察到的,我们还可以写些什么内容呢?
出示——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1)这段话中,哪句是写作者看到的?其它句子是写什么的呢?
(2)是的,写观察所得,不仅要写看到的,还可以写下心中的追问和猜想。这样的观察就有了思考。这样的追问,会使文章读起来更有趣味。(板书:猜想)
6.像这样写下“心中所想”的句子在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中也有,谁来读?出示——
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1)这段话中,哪句是作者想到的?是根据什么猜想的?
(2)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
(3)你说得真好,在观察事物时,我们不仅要调动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官来仔细观察,还要发挥想象,提出疑问,大胆猜想,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会更加生动有趣。
7.下面,我们就来比比谁“会看 也会想”。出示——
小明读书可真投入啊!一会儿眉头紧锁,大概是 ;
一会儿“哈哈”笑了起来,这一定是 ;
转眼间又是一副要哭的表情,难道 ?
8.仔细观察,大胆猜想,缤纷世界就会跃然纸上。拿出课堂练习纸,从精彩的课间活动里,选一个最感兴趣的场景,用上我们刚刚学到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9.学生在指定作业纸上,静静写作。
10.交流汇报,展示,点评。
四、迁移运用试身手,书写缤纷世界
1.同学们,我们今天上课所观察到的,所聊到的,都只是缤纷世界的一部分。宁静的乡村,繁华的城市,活力四射的校园,神奇的大自然都有值得我们关注的精彩。带上耳朵,带上眼睛,仔细观察留意生活,阳光下的树影,跳动的光斑,横掠过湖面的小鸟……缤纷的世界就会流淌到我们笔端。
2.课后,请用上我们课上学到的方法,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场景,写下你对这个世界的留意与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