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生态科技岛小学品
首 页 新闻频道 部门频道 少先队德育 资源下载 教育督导 教育宣传 校园足球 教学频道 教师频道 学生频道 家长频道 关于我们

□ 当前位置: 资源下载 > 多媒体教案


22文言文二则之教案
发布人:范桂霞  发布时间:2022/11/18 10:41:57

22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伯牙鼓琴》。

2根据注释读懂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培养学习古文的兴趣。

3感受伯牙、锺子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货的纯真友情,了解中国的”知音”文化。

[教学重难点]

1.根据注释、工具书理解重点词句意思,读懂文言文,培养学习古文的兴趣。

2.感受伯牙、锺子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了解中国“”知音”文化。

3.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述《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根据注释、工具书理解重点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述故事。

3.感受伯牙、锺子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了解中国“知音”文化。

一、故事激趣,设疑导人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出示插图),这幅图叫《伯牙鼓琴图》,图中这位入神弹琴、-身长袍的人,就是晋国的上大夫一俞伯牙(板书:伯牙)。传说,伯牙是当时有名的琴师,却苦于没有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有一年,伯牙乘船来到汉阳江口,琴兴大发,随即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一曲又-曲, 正当他陶醉于自己琴声中时,猛然发现一个人在静静地倾听,,他便是这位青布包头, 两截布衫的打柴樵夫--锺子期(板书,子期).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正是关于他俩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题目叫作《伯牙鼓琴》。

2.板书并齐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鼓,弹;琴,古琴,古代乐器。

3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板书;看注释看插图。

二初读感知.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1. 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哉: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

少选:一会儿,不多久。 形容极短的时间。

巍:wei高大的样子。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3这是篇文言文,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和韵律律,要注意适当地停顿,但停顿不等于断开,把尾音拖长就更有韵味了。听范读。

屏显: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学生先自由练读,同桌再互读。

5.指名读,师生点评。

三、再读知晓大意,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古文距今年代久远,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请大家借助注释、工具书或结合查阅的相关资料尝试理解全文的意思。

2.说说你理解了哪些内容,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汇报交流,适时总结方法:①根据注释、工具书;②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③根据上下文理解、判断。

预设重点词语。

方:正当,在...候,正在。

若:好像。

志:志向、心志。

善哉:好啊。

巍巍:高大的样子。

以为:认为。足:值得。

复:再。

者:.....的人。

3理解了重点词语后,谁能把这篇课文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指名说,相机指导,同桌互说。

四、品读感悟---得子期而喜

、探究“知音”含义

1.初步了解人物,自主质疑:

刚才的交流中,已经大致了解这个故事的意思。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是伯牙,他是——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官居上大夫。他是杰出的琴师,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故被人尊为“琴仙”。

另一个是锺子期——锺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伯牙被人尊为“琴仙”。锺子期是一个樵夫。故事的结局是——生读: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相传伯牙所弹之琴是伏羲氏所造,极为名贵。了解了这些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2.抓关键词,体会“知音”伯牙已经给了我们回答——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认为世上没有人值得让他再为他弹琴的了。那么,锺子期怎么值得伯牙为他弹琴?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

从哪里可以读出来?(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shāng shāng] 乎若流水。”)

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这一句。

出示: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读读这句话,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锺子期值得伯牙为他弹琴?

点拨1:当伯牙鼓琴志在太山,此时锺子期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太山?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指名说。

你看,那么多画面锺子期用哪一个词表达出来的?(“巍巍乎”)我们的母语就有这样的魅力。男生读一读巍巍乎,一起读一读。

当伯牙的琴声表现巍巍泰山,锺子期就能感受到、就能欣赏,真是善听的子期啊!

点拨2:从锺子期的话中哪里还能看出他善听?(锺子期的称赞是发自内心的)

善哉乎——就是(好啊)还可以说是(真行啊真棒呀……),这真心的赞美看得出子期听得懂伯牙的琴声。

谁来读一读——善哉乎鼓琴。

3.深化“知音”内涵:

在这里子期只是听出了伯牙琴声中表现出太山的高吗?

(1)同学们要知道,伯牙是“志在太山”,课件字体变色:志  伯牙以琴言志,(3)想象拓展。

①伯牙是个技艺高超的琴师,他的琴声不仅能表现巍峨太山,汤汤流水,想象一下,还可以表现哪些动人的事物场景?

2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琴中所奏的是这些事物时(屏显词语:蛟收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越皑白雪,习习凉风善听的子期又会怎样赞叹呢?请根据以下句式“善哉乎鼓琴,----”

练习仿说.教师相机评点。③总结:同学们,看来无论伯牙鼓何物,子期都能听出来,这是一个懂琴的子期呀! (板书:懂琴)

3.伯牙既然能用琴声表现这么多意境,面对对子期,为什么却只弹高山、只奏流水呢?

4.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在古代,琴棋书画称为“四艺”为文人所钟爱,而琴以其高雅居首位,古人常常移情于琴,以琴言志。

教师适时总结:原来,这高山代表着伯牙高山般远大的志向,议流水代表着他江河般博大的胸怀啊!看来,子期不仅懂其琴,还懂其志。(板书:懂志)这不是-般的朋友,而是知音啊! (板书:知音)

传说,伯牙的琴艺妙绝天下,无人能比,许多人都以听到他的琴声而荣幸,但他们却不能听懂伯牙的琴与志。如果你是伯牙,纵使琴艺再高,却无人理解,你的心情是-(孤独、伤心寂.....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如今子期却能知伯牙所念,知伯牙所想,知伯牙所志。伯牙此刻的心绪又是(兴奋 、高兴、激动...带着得遇知音的喜悦再读《伯牙鼓琴》。

7.全班配乐齐读。

五、品读感悟一失 子期而悲

1.多么欢乐的相聚,多么难忘的时光,这对知音约定,来年中秋老地方相见。怎奈世事难料,约定之日到来,伯牙满心期待、欢喜,得来的却是子期染病身亡的消息,看到的却是子期冰冷的坟墓。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

2.从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再没有人赞他,引读:“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再没有称赞,引读:“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在子期墓前,伯牙用一首短歌追悼子期。教师配乐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4. 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悼念好友的方式有千万种,他为什么要用“破琴绝弦”这种方式呢?

5交流,总结:伯牙破琴的态度是如此坚决,知音已没,伯牙心死(板书:心死),他破琴绝弦以慰好友。(板书:破琴绝弦)

6.带着理解再读此句。

六回味绝弦,诵读全文

1古人说“土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后人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还根据这个故事谱成《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让我们伴着这动人的曲子再次朗读全文。

2配乐朗读全文。

七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伯牙   破琴   绝弦  心死

子期   懂琴  懂志   如音



  登录信息
请您登录:

○教师 ○学生 ○家长
  最近更新
第三次小测试
[内部]四上德法期末练习
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卷
共建和谐邻里,安全运动我先行[图]
教学课件
[内部]试卷 六上数学第...
[内部]教案 百分数的意...
[内部]教学资源 长正方...
关于2022年国家对省级人民...[图]
关于2022年省对设区市人民...[图]
  相关文档
生态科技岛小学周食谱(2.17-2.21)
灵蛇启新程,春日绽芳华
生态科技岛小学周食谱(2.13-2.14)
蛇年新启,教师寒假分享赋能新学期
[内部]2024年增量绩效决算表
[内部]2024年春季、秋季期末考核...
[内部]2024年秋季期末考核汇总表
[内部]2024年春季期末考核汇总表
[内部]2024年奖励性绩效扫尾清算...
[内部]第23项——2024秋季考核(...
  本站推荐
教导处江心洲中心小学2010…
学校简介南京市江心洲中心小…[图]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md32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生态科技岛小学 地址:建邺区江心洲红星街82号(210019)
电话: 传真:
苏ICP备10226944号] 访问计数:  
读书笔记
规章制度
国旗下讲话
计划总结
教研组活动
课程与教学
师德建设
暑假学习
原创光荣
重要通知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