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桥
【教学目标】
1.会写 8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沙哑、呻吟 ”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
3.了解课文语言及谋篇布局、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表达特点。
4.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
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ppt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桥有看得见的,如木桥、石桥;也有看不见的,如心灵的桥、生命
的桥、友谊的桥。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将会是一座怎样的桥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 自学课文,要求:
(1) 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梳理课文结构。
(突遇山洪 1~6;疏导撤离 7~13;桥塌殉职 14~23;祭奠英灵 24~
27)
三、深入学习,感受洪水的狂野
1.洪水来了,洪水要摧毁这座让村民安全逃生的桥,老汉为了村民, 舍生忘死,这座桥见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自由读课文,画出描
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
2.谈话交流: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①仔细分析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像泼。像倒。 ”两个字就是一句话。
②平时我们写作,都要求把句子写具体。那么,如果让你用一个成
语来形容“像泼。像倒 ”,可以怎么说?用一个句子呢?
③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把句子写具体呢?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
当。
①自由朗读这句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思考:“势不可当 ”是什么意思?你还从哪里读出了洪水的来势
凶猛?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个词可以体现出来?
②此时的洪水跳的可不是优雅的舞蹈,而是——死亡之舞。
③像这样的拟人句,文中还有哪些?
3.小结:是呀,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洪水 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洪水的 凶猛吧。(齐读所有描写洪水的句子)洪水迅猛地向上涨,灾情在
不断地加重,此时人们需要做的是什么?(逃生)
4.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师:此时,桥就是人们的希望,而这时的人们是什么表现呢?
四、课堂小结
夺命的桥,断桥,通往死亡之路的桥。但最后乡亲们都得救了,
对吗?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衔接导入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人们都在惊恐、慌乱地逃生,唯
独谁例外?(老汉)老汉早已先群众一步站在了木桥前。
二、走近老支书
1.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 7~27 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表现老 支书语言、神态、动作的词语或句子,认真读,仔细想,你觉得老
支书是一个怎样的人?
2.交流: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
像一座山。(从这儿可以看出老汉非常镇定。)
(2)“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可以看出老汉 说话简短有力,老汉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局面,组织群众
有序地撤离。)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这句话的意 思是党员就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人民群众的利益高
于一切。)
(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
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老汉此时是什么心情?(焦急,恼火)
②这个小伙子是谁?你是从哪儿得知的?他像一座山一样守护着人 民群众的生命,哪怕这个人是自己唯一的儿子。(不徇私情,舍己
为人)
(5)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父
爱如山)
3.此时此刻,在你的心中,老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指名读课文最后 4 个自然段。(配乐)
①课文为什么到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巧设悬念)
②假如你是获救的村民,你现在会想些什么呢?
三、理解题意,总结全文
1.课文以《桥》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2.总结:在灾难面前,一座窄窄的木桥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 伟的桥却在人们的心中建立起来,那就是——老支书,全村人都拥 戴的老支书,在人民群众生死攸关的时刻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
勇献身的老共产党员!
四、教学板书
13.桥
老支书
窄窄的木桥像一座山
痛苦呻吟冲上去揪出一个小伙子
开始发抖用力推小伙子上桥
轰地塌了被洪水吞没了
(不朽的生命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