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生态科技岛小学品
首 页 新闻频道 部门频道 少先队德育 资源下载 教育督导 教育宣传 校园足球 教学频道 教师频道 学生频道 家长频道 关于我们

□ 当前位置: 资源下载 > 多媒体教案


伯牙鼓琴
发布人:殷裕玲  发布时间:2023/12/08 15:41:59

《伯牙鼓琴》——逐字稿

一、视频导入,文化底蕴渲染

①  上课!同学们,请看(PPT播放视频,师边讲述),“2008年8月8日晚8时,一曲悠扬而空明的古琴声缓缓响起,随后,一幅千里江山图缓缓展开。奥运会借由古琴、高山、流水……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符号,向世界展示一个别样的中国。无独有偶,在咱们语文书小资料袋里,也有这样三首古诗,一再重复着高山流水的独特韵味。

就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PPT3下)(生分别齐读)

同学们,瞧(PPT),奥运会的文化符号以及这些古诗,(PPT)一再重复着高山流水。那古琴、高山、流水,跨越千年,又向今天的你我诉说些什么呢?

②  (PPT)就让我们今天的这篇课文,齐读课题(生齐读)

(PPT)发现了吗,《伯牙鼓琴》位于第七单元,学习之前(PPT),我们先来了解目标(PPT),请把目标读一读(生齐读)。那就让我们在文字里边去好好地去体会体会(PPT)

二、结合注释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①  (PPT)同学们,《伯牙鼓琴》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啊?(生齐答“文言文”)对啦~那学习文言文(PPT)首先要读好文言文,请大家打开语文书(PPT),借助注音,请你把课文多读几遍,注意读通畅(PPT)。开始。

好,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一听?(1生读)掌声送给他。为什么呢,这里边有几个词、会有几句话不太容易读,但是他特别留意。比如说,最后一句“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非常不好读,所以读到这的时候他非常注意。谁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1生读,师评价)

还有一个地方,我觉得你们读好了,那整篇文章就不在话下了。这个地方是子期在赞美他,他怎么赞美的?(生自由答)对~这“善哉乎鼓琴”什么意思啊?“善哉乎”什么意思啊?(生齐答“好啊”)对呀~“好啊!”那个“啊!”是赞叹对不对?这三个字读好了,这整句话就读好了,能试试吗?就把“善哉乎”这三个字读好(2生读)

咱们一起试试看,“善哉乎~鼓琴”,预备齐(生齐读“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掌声送给自己。

②  我们说学习文言文啊,那是需要多读的,因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还是请你读,这一次请你(PPT)结合注释读明白,能做到吗?边读边思考:这一段文字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开始。

这篇课文大概讲了一件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情啊?(1生答)同意吗?原来,这篇课文讲了伯牙和子期之间的这一段传奇故事。

三、借助语言文字,体会艺术之美

①  那伯牙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PPT),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是著名的琴师,被人尊称为“琴仙(PPT)。那么(PPT),到底伯牙鼓琴的技艺如何呢?请孩子们(PPT)画出文中直接描写伯牙鼓琴的句子,然后读一读、品一品,借助语言文字去体会艺术之美。

好了,找到没有?(PPT)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一起来(生齐读)。诶~(PPT)读到这句话,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又仿佛听到了怎样的琴声呢?(1生答)所以把你的感受送到这句话里去读一读,能做到吗?试试看(该生读,师评价)

还有和他理解、想象不一样的同学吗?(1生答)那这样的情绪能不能送到这句话里好好地读出来?(该生读,师评价)

是啊,伯牙的琴技是如此的高超(PPT),所以我们能够通过这样的文字想象到如此的画面,文字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就让我们带着同学们刚刚说的这种感受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生齐读)掌声送给自己。

②  那伯牙的琴声还会是怎么样的呢?(PPT)(生齐读)。刚才是高昂的、深沉的,那现在透过这些语句,你又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听到怎样的琴音呢?(1生答,并读最后一句“汤汤乎若流水”)这是他心中的流水,有没有不一样的?(1生答,并读最后一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PPT),这就是伯牙心中的流水。就让我们带着刚才的赞叹和你的理解送入这句话中,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PPT),刚才我们知道了(PPT)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生齐读)可以说,通过学习,我们初步完成(PPT)了任务。

四、理解“知音”,再次回到课文找出原因

①  我们通过读到这些文字,就能够想出这样的画面,并且感受到这样的琴音,那看来(PPT)我们也是伯牙的知音咯?然而(PPT),实际上,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PPT),一起来读一读(师边点PPT,生边齐读)

诶?锺子期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是看到文字,想像画面,而锺子期呢?(1生答)对呀~瞧(PPT),锺子期仅凭听就能知道伯牙音乐中的神韵,你说,这样的技艺高不高?究竟高不高,(PPT)我们也试着来听一听。(PPT播放音乐)

如果是你在家中听到了这段音乐,你心里边有什么感受?实话实说(3生答)我知道大家基本上都想告诉我太乱了,是啊,为什么在我们耳朵里是这样嘈杂的聒噪,而在子期的耳朵里却是高山流水的阳春白雪呢?或许,这就是艺术吧!(PPT)相传伯牙所弹便是这古琴,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传说伏羲作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增为七弦。而这伯牙弹奏的便是这七弦古琴。

看来,要成为知音,还需要彼此都怎么样?(2生答)总之(PPT),知音首先是对?(生齐读)伯牙的知音是谁?(生齐答)。对(PPT),伯牙心中的知音只有子期。

②  可是(PPT),为什么是子期,不是你我,不是当时的达官贵人、王侯将相呢?子期是谁?我们一起来看看(PPT),这就是子期,他只是一个山中的樵夫

相传(PPT),是这样的……山中樵夫锺子期巧遇伯牙鼓琴,于是,伯牙与子期便八拜相交。当天,两人相见恨晚,彻夜畅谈。可是第二天,伯牙就要离开了,两人相约来年的中秋再相见。

读到这段故事(PPT),你有哪些地方感到意外?(4生答)同学们感到意外的有很多。是啊,两者的身份是如此的悬殊,而相识又是如此的短暂。(PPT)看,为什么地位如此悬殊,相识如此短暂,却可以视为彼此的(PPT)知音。在这里,有答案吗?没有。

③  所以(PPT),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当中,因为,秘密都藏在文中。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话。注意,他们为什么能成为知音,文中(PPT)反复出现的一个字告诉了我们秘密,一起来读(生齐读)

哪个字?请看这句话(PPT2下),读(生分别齐读)。请问(PPT),伯牙鼓琴时,琴音中蕴含的是什么?而子期他听懂的又是什么?(多生答)原来,是志趣啊~那伯牙的志向在哪里呢?他究竟在琴声中蕴含着怎样的志向?

让我们一起走进伯牙(PPT)。相传,伯牙为了学习古琴,独自来到东海蓬莱岛上,每天,面对苍茫的大海,聆听澎湃的涛声。他,远望高山峻岭,近听虫鸣深涧。这些景象让他突然顿悟,于是,他觉得自己的志趣像这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之间,自己的情操像这滚滚的大海一样流淌于宇宙之中。他把自己所有的感悟凝结成一首曲子,这就是流传千古的《高山流水》。

同学们,现在明白了吗~伯牙的琴声中究竟蕴涵着什么?(2生答)。同学们(PPT),这个“志”字(PPT),古时候写作这个样子(PPT),上为止,下为心,《说文解字》中说(PPT),“志者,意也”,也就是一个人的志趣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意。

其实(PPT),子期听懂的不仅仅是琴音,而是什么呢?(PPT)(1生答“伯牙的志向”)同意吗?所以(PPT),知音不仅仅是对音律的了解,知音还是比喻知己,知道彼此的心意。

(PPT),这两人就是在这样的(PPT)诗句中,读(生齐读)(PPT)两人都热爱山水,他们是在对自然、对生命共同的热爱与思考中,(PPT)共鸣、共情。

知音难觅,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

五、情感升华,课堂小结

①  (PPT)故事的结局让人感到?意外。我们把结局(PPT)读一读(生齐读)。这就是故事的结局,(PPT)可是同学们“破琴绝铉,终身不复鼓琴”对于身为音乐家的伯牙来说,这等同于什么?(多生答)也就是说,他的心死了,情死了,他的灵魂、精神也宣告死亡。

原来(PPT),知音不仅仅是对音乐的相知、志趣的相投,有时候它还是可以跨越生死的?(生齐读“生死之交”)

②  是啊,故事的结局令人意外(PPT),但是,更让人意外的是(PPT),当后世的人们知道了这一传奇之后,人们不忍心让这一对知音就这样消亡,于是,人们用另一种艺术形式让知音复活了(PPT)~

(PPT),回到课文的开头,当孟浩然隐居在山野中,回想起自己一生的坎坷的时候,他会情不自禁地说?(生齐读);(PPT)当诗仙太白经历了人生的种种颠簸,在心中低吟浅唱?(生齐读);(PPT)当王安石在经历了变法的种种阻碍,找不到自己志同道合的知音的时候,他在心中大声地呼告?(生齐读)

还有,(PPT)瞧,汉·西北有高楼说?(生齐读),晋时的陶渊明在诗中所作?(生齐读),南朝的鲍照(PPT)、唐朝的孟浩然、宋王安石、元王冕,(PPT)明时的朱妙端、清时的余鸿、直到近代的秋瑾,一部中华的文化史,也是文人们用自己的心去呼唤知音,源源流淌……

(PPT)高山永存,流水长流,“高山流水”“知音”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对于留存在自己心中孤寂时最温暖的慰藉。而这一切都来自一个古老的传奇。(PPT)(生齐读),下课!



  登录信息
请您登录:

○教师 ○学生 ○家长
  最近更新
第三次小测试
[内部]四上德法期末练习
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卷
共建和谐邻里,安全运动我先行[图]
教学课件
[内部]试卷 六上数学第...
[内部]教案 百分数的意...
[内部]教学资源 长正方...
关于2022年国家对省级人民...[图]
关于2022年省对设区市人民...[图]
  相关文档
生态科技岛小学周食谱(2.17-2.21)
灵蛇启新程,春日绽芳华
生态科技岛小学周食谱(2.13-2.14)
蛇年新启,教师寒假分享赋能新学期
[内部]2024年增量绩效决算表
[内部]2024年春季、秋季期末考核...
[内部]2024年秋季期末考核汇总表
[内部]2024年春季期末考核汇总表
[内部]2024年奖励性绩效扫尾清算...
[内部]第23项——2024秋季考核(...
  本站推荐
教导处江心洲中心小学2010…
学校简介南京市江心洲中心小…[图]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md32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生态科技岛小学 地址:建邺区江心洲红星街82号(210019)
电话: 传真:
苏ICP备10226944号] 访问计数:  
读书笔记
规章制度
国旗下讲话
计划总结
教研组活动
课程与教学
师德建设
暑假学习
原创光荣
重要通知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