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梁启超“”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力图通过变法实现国家的强大。他是鸦片战争后,我国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之一。
写作背景:《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家命运岌岌可危。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梁启超等人想通过政治改良的方法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历史上把这次变法叫作“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到了日本。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变法图强的努力,到日本的当年就创办了《清议报》,通过媒介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的继续。 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在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