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麻雀》是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目标:
(加本课生字词教学目标)
1.分辨(能讲述)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脉络。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领悟将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重点:厘清故事的前因后果,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迁移运用,学会运用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铺“面”,激活情感体验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麻雀这篇课文,你知道作者是谁吗?他是100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他可厉害啦!被人们誉为——(一起读)“俄罗斯语言的巨匠”、“小说家中的小说家”。
谁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小说家中的小说家”呢?(是小说家中最厉害的,是讲故事的高手。)
2.《麻雀》就是屠格涅夫的经典作品之一。下面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开到62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开始吧!
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阅读成果,请同学们轮流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谁愿意来试试?
纠音:第一自然段 “荫”前鼻音
第二自然段 “嗅”出示字形,做做动作,再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奈” n鼻音,读“无可奈何”
第四自然段 “似的”翘舌音、挓挲,读“似的”、“挓挲”
第五自然段 “拯”后鼻音,读“拯救”、“嘶哑”(口字旁,与声音有关)
第六自然段 “愣”后鼻音 l边音
二、细读理“脉”,厘清前因后果
1. 师:读完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说得真不错,你平时也一定是讲故事的高手。)
可以小组讨论讨论,用最简洁的话说一说。(你说到了重点。)
原来是讲了老麻雀救小麻雀的事情。
(随着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 老麻雀、小麻雀。)
2.老麻雀为什么要救小麻雀?又是怎样救的?结果怎么样?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先来看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也就是事情的起因。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哪几自然段写的起因?谁来读一读?(1—3自然段)
请你说说看起因是什么?
预设一: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
教师引导:就是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吗?请你读读第2自然段。你读到什么?猎狗嗅到了野物,准备捕猎。
预设二: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猎狗想吃了小麻雀。
教师引导:你怎么知道的?请你读读第2自然段。你读到什么?猎狗嗅到了野物,准备捕猎。(板书——猎狗、想吃)
是呀,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猎狗想吃了小麻雀是这个故事的起因。
3.猎狗想吃小麻雀,你看到的小麻雀是怎么样的?请同学读。
从他的朗读中你看到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1)呆呆地、无可奈何(理解词义:没有一点儿办法)
(2)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教师引导:“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不是看到的,是判断的)
你能读出小麻雀的可怜、娇嫩、无可奈何吗?谁来读一读?
4.好可怜的小麻雀呀,马上就要成为猎狗的盘中之物了,那老麻雀是怎么救小麻雀的呢?请同学们读第4、5自然段。
老麻雀是怎样救小麻雀的?(飞、像一块石头似的落、挓挲、尖叫)(板书——救)老麻雀像石头似的坚定地飞落下来挡在小麻雀的身前,我们一起来看看老麻雀和猎狗的身形,他们怎么样?(出示身形对比图)
差距很大:猎狗是庞然大物,而老麻雀十分弱小。
文中的猎狗是什么样的?谁来读一读?
面对如此凶恶的猎狗,老麻雀没有半点退缩,坚定地从树上飞落下来救小麻雀。我们请男生读读描写老麻雀救小麻雀的句子。
老师读“老麻雀就是这样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此时此刻你能体会到老麻雀的心情吗?(紧张、害怕、着急)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谁来读一读?
同学们请你们再读第4、5自然段,谈一谈读了这两自然段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老麻雀非常勇敢、我很感动)
第5自然段结尾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你现在知道是什么强大的力量吗?(母爱)
哪位同学能把老麻雀勇救小麻雀的过程再读一读,读出老麻雀的勇敢,读出你的感动!
5.最后故事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谁来读一读?
是呀,老麻雀吓退猎狗是这个故事的结果。(板书——吓退)
6.同学们,谁能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起因是?经过呢?结果呢?
7.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母爱伟大、无私)
8.可是作者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到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凶恶呢?下节课我们再走进课文感受、学习。
三、生字指导
易错字教学:齿、幼、嗅(点)
搏(竖没有钩)
板书设计:

老麻雀
救 吓退
小麻雀 猎狗
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