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语文期末练习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写得匀称、美观。(8分)
lǜ tǎn chénɡ bì diǎn zhuì


1. 天亮了, 似的草原和 的小河,还有
táo zuì
在河岸的小花,悄然露出真容,这美景让人 。
zāo ɡāo páo xiào

2.谁也没料到今夏的天气会这么 ,连日的暴风雨 着。
fèi ténɡ bào fā

3.看到这一幕,台下的观众 了,全场 出雷鸣般的掌声。
二、选择题。(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蕾( léi ) 渲(xuàn)染 沮丧 别出心栽
B.琴弦(xián ) 攒(zǎn)动 伶俐 沧海一栗
C.慷(kānɡ)慨 笨拙(zhuō) 呻吟 技高一筹
D.滥(làn )用 压轴(zhòu) 悬涯 斩钉截铁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别的树枝) B.水村山郭酒旗风(山里的城墙)
C.少选之间(一会儿,不久) D.所宝以百数(珍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石雕,可以说是巧夺天工,精妙绝伦了。
B.他的这篇短文十分朴素,却如黄钟大吕,震撼人心。
C.京剧泰斗梅兰芳先生,一亮嗓就犹如笔走龙蛇。
D.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丛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4.下列关于本学期语文能力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语文阅读和写作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B.点面结合的写法可以使场面更加立体。
C.我们阅读的目标不一定相同,但阅读方法一定是相同的。
D.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三、古诗文积累。(10分)
1.方鼓琴而_____________,锺子期曰:“_______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喜欢用诗词描摹景物,书法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表明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知章用孩童的笑写出了无奈和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湖阴先生住所的环境整洁。
四、语文和生活。(5分)
书法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是艺术长廊中的珍宝。我校六年级组将开展“墨韵童年”书法展活动,邀请你来参加活动。
1. 在本次书法书法展活动中,要展出一些古代书法家的作品,你想推荐谁的呢?下列三幅楷书作品出自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之笔,请你根据他们的书法特点,在括号里写上对应书法家的名字。(3分)


( ) ( ) ( )
2.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请你拟一则宣传标语,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15字。(2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5分)
阅读(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练习。(8分)
【材料1】
目前我国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纯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动力由电机输出,同时电力来源于充电。它技术简单成熟,充完电就可以行驶,目前续航里程已超过300公里。其保养费用低,行驶时没有排放。缺点是充电桩少、充电不便。
混合动力汽车则同时用发动机和电机这两个能量转换器以及两套能量储存系统来驱动车辆。它续航里程长,还可以随时加油,且油耗低。但两套系统也使其价格和维护保养费用偏高。
燃料电池汽车是以氢气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运行过程中排出物是水,且可通过加注燃料来保证续航。但目前氢燃料存储和运输成本过高,能加注氢燃料的站点太少,限制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材料2】
2021年,对中国汽车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2021年6月以来,新能源汽车月销量连续刷新历史纪录,渗透率不断提升。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突破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预计2021年全年销量有望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6倍。他判断,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已由过去的以政策驱动为主转向了市场驱动。摘自《新华网》
【材料3】
2021年以来,中国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一路走高,下图是今年11月份部分自主品牌车的销售量,
2021年11月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 单位:辆
|
NO.
|
新能源轿车
|
2021年11月
|
2020年11月
|
同比
|
1
|
宏光MINI
|
40395
|
33094
|
22.1%
|
2
|
比亚迪秦
|
30049
|
5307
|
466.2%
|
3
|
比亚迪汉
|
12838
|
10105
|
27.0%
|
4
|
奇瑞eQ
|
9291
|
6456
|
43.9%
|
5
|
埃安(Aion S)
|
87884
|
5048
|
55.1%
|
6
|
小鹏P7
|
7839
|
2732
|
168.9%
|
7
|
奔奔EV
|
6440
|
1728
|
272.7%
|
……
|
……
|
……
|
……
|
……
|
借助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中国汽车产业不再是被甩在后面的追赶者,部分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跑者之一。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大发展时代。摘自自《新华网》
1.黄叔叔想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各种类型,你推荐他看材料。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打“×”。
(1)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刷新历史记录,截止2021年11月,已经生产300万辆,预计到年底可以销售340万辆。 ( )
(2)借助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中国汽车产业可以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 ( )
3.根据材料3中提到的数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至少说2点)(2分)
阅读(二)
可爱的地球(12分)
①我登上月球以后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对地球的爱更深了。地球虽然有缺点,可是比其他星球强多了。月球满目凄凉、到处窟窿,金星被炽热的气体包裹着,火星周围则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它们都不适合人类居住。
②地球对我们却非常合适。它有个美妙的大气层。氧的含量恰到好处,使我们不至于过度兴奋,也不会自行焚化。混合而成的空气又有足够的强度,使我们到处感觉到它的存在。这无疑是太阳系中最美好的大气层。在工厂密布和汽油味充斥的城市,偶尔吹过一阵淸风,就会提醒我们,淸洁的空气的确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③地球的一大特点,是它有斜轴。正是斜轴,造成了四季的交替变化。人们可以毛衣之后穿夏装,绿叶之后赏红叶,避免生活单调。
④我们很幸运,地球自转一周是二十四小时,这样的速度也刚好合适。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像土星一样快,每十小时自转一次,情形会怎么样?你就要不断地上床起床了。
⑤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引力,说它太强,人从一两米那么高的地方跌下来,就会把腿摔断了。不过它也有一些很大的好处足以与此相抵,例如房子不会轻易被风吹走。
⑥有时候我们也听到有人埋怨地球上的气候。但是,无论天气多坏,也比根本没有好。如果人在月球上相遇,恐怕没有什么可寒暄的。也许只能说:“这个季节,陨石似乎多了一点。”接下来就只好僵住,相对无言了。
⑦地球千秋万世运转不停,只要妥善维护,总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杀。谈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曾驾驶太空船绕月飞行的安德斯上校。他接受电视访问时说过,从太空看地球,他最惊奇的是地球的色彩和渺小。他强调说:“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
1.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3分)




美妙的大气层 适时的昼夜更替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分)
3.第6自然段告诉我们( )(2分)
A.地球上的气候非常坏。 B.月球上没有气候的变化。
C.人们在月球上没有可以说的话。 D.月球也适合人类生存。
4.如何理解“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杀”这句话?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阅读(三)
成全一棵树(15分)
有一年春天,一位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
母亲栽完树,她的孩子手里拿着一棵树苗,一拐一拐地走过来:“娘,把这棵小树也栽上吧!”那树苗是她丢弃的,又细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那孩子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腿就残疾了。
孩子举着树苗,满眼都是渴求。母亲望着孩子,犹豫了。她认为孩子要做的是一件没有结果也没有意义的事,但看到孩子眼里那灼灼的光芒,母亲点点头。
孩子高兴极了,抢着去挖树坑。他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坑比母亲挖的要大、要深。
孩子小心翼翼地放好树苗,培好土,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它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这棵树能长大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一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长成一棵树了。
孩子经常给小树浇水。小树一天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这年冬天,母亲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没有想过,也没有能力让这个孩子进学校。
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他的笑容就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孩子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
上了学的孩子还总是惦记着那几棵树,经常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秋来,那棵小树已经长得比别的树更旺盛、更挺拔。
许多年以后,儿子回到了家乡。母亲已经是满头白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儿等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那几棵树已经有一抱粗了。
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村头就下了车,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远远地,他就看见了那几棵树,看见了依着树的母亲。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楼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他在老屋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坐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聊天儿。
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秘密呢!”
母亲望着已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平静地笑了:“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因为你捡牛粪悄悄喂它?开始我也纳闷儿。后来有一次我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知道你偷偷地喂那棵树哇!”
他一下子怔住了,也明白了母亲那颗充满爱意的心。
1.这篇文章是按顺序写的,从 有一年春天、、、 、词中可以看出。(5分)
3.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从加点字中,你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内心世界?(3分)
4.文中多次出现“一拐一拐”,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孩子。(4分)
5.文章为什么以“成全一棵树”为题?(3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2021转瞬即逝,2022如期而至。同学们,回眸2021年,出现了很多的人和事,有的让你感到幸福,有的让你感到温暖,有的让你感到无畏……请将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凝练成一个词,围绕这个词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①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如幸福、温暖、无畏等);②要选择典型事例,表达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