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一场以“长江濒危物种中华鲟保护”为主题的讲座在生态科技岛小学成功举办。此次讲座旨在提高公众对中华鲟这一濒危物种的认识,并呼吁大家共同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此次讲座作为长江自然生态主题系列科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生小六年级全体学生参加。
讲座以“长江濒危水生生物——中华鲟”为主题,全面介绍了中华鲟的生物学特性、生存现状以及保护措施。中华鲟作为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体长可达4-5米,体重超过700公斤,是长江中下游干流和东南沿海大陆架水域的重要物种。然而,近年来中华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自2013年开始出现自然繁殖中断,2015年更是完全中断,2017-2023年连续中断,其野外灭绝的风险日益加剧。
在讲座过程中,余诺老师通过生动的PPT和详实的数据,向听众展示了中华鲟的独特之处以及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她强调,保护中华鲟不仅是为了拯救这一物种本身,更是为了维护长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随后,讲座进入了师生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提问,余老师耐心解答。有同学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为中华鲟做些什么?”余老师回答说:“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不乱丢垃圾、低碳出行、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等。同时,也可以积极参与正规的增殖放流活动,学习专业的生态知识,为保护中华鲟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讲座得到了小听众们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讲座加深了对中华鲟的了解,增强了保护意识,并表示将积极参与到中华鲟保护行动中来。
(供稿:顾涛 编辑:洪星宇 审核:姜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