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主办的“思辨微剧场”AI共读活动在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成功举办。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领导、各区研训员出席本次活动,中华中学附属小学胡江碧书记致欢迎辞。
本次“思辨微剧场”以AI技术赋能阅读教学为核心,通过多元互动形式,让经典名著焕发新活力,为儿童阅读教育提供了创新范本。活动以“技术为翼,思辨为核”为主线,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度对话、思辨交锋三个维度,全面展示了AI与阅读融合的多元可能性。
首先是课堂教学环节,毛文靖老师带领中华中学附属小学五(3)班学生与雨花外国语小学花神庙分校的师生,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剧本杀”点燃全场,沉浸式阅读,解锁名著新体验。接下来的沙龙对话《鲁滨逊漂流记》:AI模拟场景,激发生存哲思。六年级学生围绕“荒岛生存”主题展开深度讨论。杨曦、张颖两位老师借助AI生成的鲁滨逊角色,引导学生与鲁滨逊对话,分析他的成长历程、心理调试、资源管理等生存策略,深度进入文本,将文字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华附小与雨花外国语小学五年级学生则在中华附小戴琰老师的带领下,围绕“呼兰河孩子们的童年比我们幸福吗”展开激烈辩论。
接着是名师分享环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的王静老师,以《当“校本实践”与“整本书阅读”同频共振》为题,分享了学校以“一·三·四”模式推进整本书阅读课程,展现了校本课程与AI阅读的共振之道。雨花外国语小学花神庙分校的祝雯老师,在《阅读的种子:多渠道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与思考》微分享中,介绍了学校营造环境让阅读的种子随处可播、重视阅读课教学让阅读的种子生根发芽、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阅读的种子开花结果、借助先锋阅读平台让阅读的种子乘科技长风的具体举措。
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华附小赵爱珍老师在点评环节中,肯定了AI赋能为整本书阅读提供的三大路径。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凌嵘肯定了本次活动,AI的理性之光与文学的感性之美交织,学生的思辨火花与教师的智慧引领共鸣,这场活动不仅为经典阅读赋予了时代新声,更在师生心中播下了探索与创新的火种。
未来,让我们携手以技术为桥、以人文为帆,共同驶向阅读教育的星辰大海!(撰稿:常相波 编辑:周志杰 审核:赵爱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