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张 下一张

部门工作

网站首页 部门工作 学工处 正文

“聚焦核心素养,赋能生命成长: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研究”暨南京市第十三周劳动教研活动在我校开幕

  • 作者:吴海馨
  • 发布时间:2025-05-08
  • 点击数:

当传统剪纸遇上3D技术,纸艺打开新次元;当非遗衍纸遇上二十四节气,指尖烂漫生花!5月6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迎来了来自全市各校的劳动教育教师代表们。在此,由南京市教研室主办、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及我校协办的“聚焦核心素养,赋能生命成长: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研究”暨南京市第十三周劳动教研活动盛大开幕。

我校的梁小芩和孙梅娜老师联袂带来一节《纸艺新次元:剪与塑的奇妙合奏》劳动课。“南京各地标变身的造型效果由哪种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而成?”老师们播放视频创设情境,用问题抛出此节课的两大核心内容“多角剪剪纸+3D 建模”,设计剪纸技艺传统工艺制作与数字化设计新技术体验两大任务群。初一的孩子们跃跃欲试,各个小组分工合作。“每年春节我们会折叠红纸剪窗花,这节课让原来二维的剪纸‘立’了起来,材质更丰富,应用更广泛!”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张张充满“对称美学”的剪纸诞生,而每个小组也合作完成了3D建模中的美丽塑像。老师介绍,3D建模作为新课标倡导的“新技术体验”,能突破纸质剪纸的物理限制,实现纹样的立体呈现与批量生产,体现“科技赋能传统工艺”的时代趋势,契合“劳动教育要反映科技进步”的理念。

南湖二中的吴悦老师给我校初二年级同学带来《纸艺非遗:衍纸生花,指尖上的二十四节气——春》劳动课。吴老师用一段春花盛开的视频带出本节课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制作衍纸花卉,掌握衍纸制作的基本技法,让学生感受春季传统节气的魅力。桃花、玉兰、迎春花纷纷在同学们指尖“绽放”,他们不仅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还进一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

我校胡源副校长以《聚焦核心素养,赋能生命成长: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研究》为主题作讲座分享。老师们齐聚一堂集体研讨;市、区教育专家精彩点评。

我校每周都有一节劳动课,覆盖生活技能,像烹饪可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美食;生产劳动,如种植能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周期;服务性劳动,如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开设“非遗劳动实践”,如剪纸、陶艺,传承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劳动”,如3D打印、机器人制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数据显示,90%以上学生能独立完成基础家务,劳动技能显著提升,如种植、烹饪、整理等,为未来独立生活奠定基础。

a82879f0c293066c726e2eb60beb04b8.jpg

aef52f6e0b2642e4d5a3873e4b14521c.jpg 

408c967909883ffc8b017f7c4212ddbc.jpg

8ab65816d13b6057da5a2b6b864b40ef.jpg

  






  1. 上一篇:5月黑板报评比结果
  2. 下一篇:喜报 | 长三角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