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晨会由初二(1)班主持,主持人是赵昱婷。

下面介绍两位光荣的升旗手。第一位升旗手是初二(1)班的赵欣怡同学,她是初二(1)班的英语课代表。她在学校尊师敬长,学习刻苦努力,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她兴趣爱好广泛,尤其喜欢舞蹈和书法;她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级奉献一份力。她的座右铭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第二位升旗手是班的初二(1)周润琪同学,她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有良好的做事原则,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在班级这个大集体里,她以身作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关心同学,维护同学与班集体的利益。她的座右铭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校荣幸地邀请到封海波副校长为同学们带来国旗下讲话《诚朴展实力,自信赢未来》
本周周三,周四同学们将迎来期末考试,这是对同学们学习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
同学们每天进校门都看到“诚朴”的校风石,“诚朴”两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师附中1915年还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期间,当时的校长江谦继承李瑞清的办学思想,在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基础上,明确校风为“诚”。他提出,“大哉一诚天下动”。全体师生均须以“诚”植身,以“诚”修业, 以“诚”健体,以“诚”处世,以“诚”待人。国立中央大学期间,校长罗家伦先生系统诠释了诚朴的内涵,他指出:“所谓‘诚’,即谓对学问要有诚意,不以他为升官发财的途径,不以他为取得文凭资格的工具。对于我们的使命更要有诚意,不作无目的的散漫动作,坚定地向着认定的目标走去。要知道从来成大功业成大学问的人莫不由于备尝艰苦,锲而不舍地做出来的。”“对于学问事业应当一本诚心去做,至于人与人之间应当以诚相见”。“其次讲到‘朴’。‘朴’就是质朴和朴实的意思。现在一般人皆以学问做门面,作装饰,尚纤巧,重浮华;很难看到埋头用功,不计功利,而在实际学问上作远大而艰苦的努力者。很少肯从笃实笨重上用功的...须知一切学问之中皆无‘王者之路’。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厚的学术气象。” “诚朴”的校风应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诚朴做人,诚朴做事,诚朴做学问。做学问即学习,它是做人与做事的自然延伸,学习方式说到底,是人的生存方式和存在方式。
诚朴是一种珍贵的品质。它意味着真诚、质朴,不虚假、不浮夸。在学习中,诚朴让同学们脚踏实地,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诚朴的同学会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考试中不抄袭、不作弊,遇到问题不逃避。拥有诚朴之心,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收获成长。
“关爱,责任,创造”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精神,怡康街分校2014年创建的时候增加了“自信”两字,“自信、关爱、责任、创造”是怡康街分校的核心理念。毛泽东同志少年时期第一次走出了乡村,出去学习的前一晚,悄悄的在父亲的记账本里写了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沁园春·长沙》中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七古·残句》中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些诗句都表达了青年时代毛泽东对人生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无限期望。
自信则是同学们前进的动力。自信让同学们在面对挑战时勇敢地迎接,在面对挫折时坚强地站起。当同学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就会激发出无限的潜力。
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基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对自身能力的信任。让我们带着自信,全力以赴迎接期末考试。自信是相信自己能发挥出应有水平。每一次复习都是对知识的梳理,每一次练习都是积累经验。要坚信,过往的努力已为同学们筑牢基础。自信是答题时保持专注,排除干扰,规范书写,工整作答,注重细节。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不放过任何一个得分点。遇到难题,冷静思考,不要轻易放弃;检查时,仔细谨慎,避免疏漏。
同学们要以诚朴为基,自信为翼,让我们带着诚朴与自信,向着未来勇敢前行,全力以赴迎接期末考试。最后,祝福每一位同学在考试中发挥出最好水平,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本周晨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