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衔接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让不同学段的老师能够分别了解彼此的教学特色与差异,促进中小学教学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使小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的教学生活,实现小学向初中的平稳过渡。4月7日下午,建邺区第一盟区兄弟学校开展了扎实有效的中小衔接教研活动。关注中小衔接,促进学生有效发展。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外国语学校李爱云老师,建邺区英语教研员汪四楼老师以及盟区内各校的英语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为了更好的探讨中小衔接中的一些问题,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的顾皓老师和莫愁湖小学的周艳欣老师同时对六年级第八单元的阅读课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展示。课堂环节环环相扣,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使得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两位老师上课的不同视角也引起了其他老师的热烈讨论。随后,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李爱云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并且提出: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紧扣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贴近学生,扮演一个帮助者的角色;课堂形式要服务于教学内容;要问有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维。最后,汪四楼老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确实为我们研究中小学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搭建了平台,提高了中小衔接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合力,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基层学校的教研工作具有指向作用,为今后的教研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怡康街分校顾皓老师
莫愁湖小学周艳欣老师
省特级教师、南京外国语学校李爱云老师点评
研训员汪四楼老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