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杏坛飘香。10月26日下午,南京市教师发展学院“静观 内驱 自省——寻找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讨活动在我校如火如荼地进行。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今年8月,南京市教育局正式启动了“南京市小学共同成长行动计划”,旨在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更新教育观念、扩展教学视野、提高教学能力。南京市教师发展学院举办本次主题研修活动,通过课例呈现、交流分享、专家讲座等形式,引领小学教师在相互学习中自主成长,让每一位教师更优秀,让每一位学生都出彩。建邺区分管教师发展工作的校长、各区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叶旭山校长致欢迎辞。活动分语文、数学、体育三个会场。
语文会场
南师附中邺城路小学刘春红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刘老师在课堂上发布“小小神话传承人”的学习任务,借助课文插图梳理故事脉络,通过给插图取名、找神奇之处、讲好故事等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文字想象故事的神奇,借助评价表讲好故事。
第二节课由南师附中新城怡康街小学薛妍老师带领孩子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在这节课中,薛老师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中神奇的地方,感受童话神奇的想象,在朗读、交流中体会盘古巍峨、伟大的人物形象,并适当拓展延伸,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做好“小小神话传承人”。
两位老师抓住神话的文本特点,精选教学内容,课堂上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达成了教学和育人的目标。四(2)班的学生们在老师们的引导下,读书投入、思考深入,获得了难忘的学习体验。
接下来,南师附中邺城路小学李筱静校长做了《大单元背景下学习任务群的建构与实施策略》的精彩讲座。李校长从概念解读开始,让老师们理解“大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和意义,再从关键策略、实施步骤的角度,结合今天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引导老师们进一步明晰了大单元背景下学习任务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李校长结合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大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具体案例,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和指导,帮助老师们掌握了大单元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方法和实施路径。
最后,长江路小学的郭东霞校长对下午的两节课进行了主题为《让神话住进我们的心田》的精彩点评。郭校长引导老师们做到目标清晰、指向明确、立足单元的高位统摄,突出单元、课程的目标,肯定了下午两节课的老师结合单元要素、课后习题、交流平台的融通设计。郭校长充分肯定了邺城路小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课堂表现,以及两位老师灵动、大气的课堂呈现,并对建邺小语人的教研活动表示敬佩和赞赏,郭校长的点评和引领使在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数学会场
第一节课是由南农实小的孟云婷老师执教的《有趣的分数》一课,孟老师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了探究的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经理学习的全过程,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第二节课是由南师附中邺城路小学张玉胜老师执教的《间隔排列》一课,张老师以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导入,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认识“一一间隔”,并探索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很好地融入到了课堂之中。
接下来,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的牛德芳校长进行了《新课标视域下逆向教学设计的思考》的讲座分享,牛校长将新课标中的相关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带给了与会教师很多新的思考。
最后,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刘艳老师对本次的数学专场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刘老师对两位老师能够基于新课标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的突破与尝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独到见解。通过本次活动的学习,让老师们的教学和教研方向更加明晰,也激励大家勤修内功,不断地丰盈自己,提升自我的内驱力。
体育会场
第一节课由南师附中邺城路小学的赵雨老师执教三年级《投掷:原地侧向投掷》课。课的开始,赵雨老师带着学生在音乐声中慢跑热身,“天天向上”热身操点燃了学生的激情,让学生迅速投入到运动状态中来。通过游戏比赛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纷纷跃跃欲试。对地摔响,到对墙摔响,再至向远处掷远,由近向远,层层递进,引导孩子们在思考中找到答案,在练习中掌握技能。“终极挑战”的游戏,更是锻炼了孩子们的速度、协调、耐力等综合能力。小小弹力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本领,还能当做练习、游戏的道具,一物多用,充分发挥了弹力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成贤街小学的孙业远老师执教三年级《跑:合作跑》课。孙老师的合作跑课堂,巧妙地利用海绵棒进行精心设计,课的开始慢跑环节中穿插钻过、跨过、摸海绵棒的动作,激活了学生的身体,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课的过程中,从单人自主练习双手持棒跑,到两人合作进行并排跑、火车跑,再到指定路线的合作跑,孙老师利用一个器材贯穿课的始终,有效提高了练习密度。通过学一学、练一练、赛一赛,让学生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感受动作,在学会的基础上突破自我。
第三节课由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孙瑜老师执教四年级《足球:脚背正面踢球》一课。一开始,孙老师将脚背正面踢球的跨步支撑动作作为肌肉唤醒练习,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运球射小门的游戏,培养学生脚背正面踢球的意识;利用网兜的辅助练习,更是帮助学生体验踢球动作;1vs1射门防守游戏,通过折返跑和绕门跑加射门的防守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技能。
最后,听课的老师对三位上课的老师做出点评,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老师们都能够在课堂中做到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提升学生的练习参与度,并结合器材做到一物多用,贯穿课堂始终。南京市逸仙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夏静老师对《投掷:原地侧向投掷》一课进行点评,肯定了赵老师的上课情绪稳定,掌握课堂节奏,有条不紊地引领学生,语言表达精炼,上课主题明确。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梁爽副校长对《跑:合作跑》一课进行点评,她肯定了孙老师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合理,教学层层设计,而且注重了学生体能的提升。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体育教研员张鸣老师对《足球 脚背正面射门》一课进行点评,他指出环形场地设置新颖合理,能够直观地呈现练习效果;小网兜的运用,减少捡球的时间,提高练习的密度。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体育教研员陆伟老师肯定了三位老师精彩的表现,鼓励老师要从教材上去思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的能力,做有深度的体育老师,积极推动体育课程改革。
三个分会场的教研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再次集中到报告厅,聆听专家指导。
南京大学吕林海教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高位的点评和指导,他解读了“静观”“内驱”“自省”三个关键词,强调了教师发展中读书、思考、信念、反思等的重要性,吕教授列举于漪、王栋生、贲友林等名师事例,帮助老师们明确教师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南京市教师发展学院陈旭辉院长总结发言,他提出,静观、内驱、自省的主语是“我”,教师要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思想,甚至教学模式、教学体系。同时,陈院长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区域应搭建平台促进教师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知之深则行愈达,研之深则知其妙。在这秋意渐浓的十月里,教师发展的探索也愈“研”愈烈。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相信参与活动的老师们都将做到“静观、内驱、自省”,把学到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育人之路上收获一路硕果,满怀热爱,奔赴教育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