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先生说:“有效管理者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也许不是别的,就是他们对时间的珍惜。”具体来说,就是要学会时间管理,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上同样适用。如何合理规划每天工作,协助孩子有效学习,合理安排孩子休闲时间,让自己活得轻松,让孩子们学得紧凑、玩得开心,应该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通过家庭教育引导孩子进行时间管理,我们家有点心得可与大家分享。先介绍下家庭背景,大女儿读高中二年级,小女儿读小学三年级,爸爸在大学教书,妈妈运营一家幼儿园,没有疫情状态下,大家都是各自忙碌,在“双减”背景下,孩子们的学习基本都靠自己。因而,很多孩子可能存在的做事拖拉、迷恋手机、丢三落四、能少则少……两姐妹基本都有。
在大女儿二年级时,因小女儿的到来,所有人的时间与精力都需要重新分配。如何培养大女儿的独立自主性,让她学会自我管理成了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召开了家庭会议,决定全家进行“时间管理”。第一步,列出清单,主动掌控时间。选择某个周末正式开始实施,每个家庭成员每天先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任务列出清单,再自我预估完成时间,完成一项就勾掉,并且记录下实际完成时间,直到所有任务都完成,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大女儿渐渐地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小女儿从小耳濡目染,也已养成此习惯。
第二步,明确奖惩,强化内在节奏。蒙台梭利教育研究表明,从幼儿时期,孩子们就会逐渐形成内在的精确时间表。随着孩子们学业增多,课外辅导增加,以及电子产品的吸引,内在节奏逐步被打破。于是,我们制定了21天挑战计划。按照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目标制定相应的达标奖励(有点类似于现在的3+11管控制度,前3天,每天完成计划后都有小奖励,其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完成后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但期间若有一天没有完成自我设定的计划任务,从第二天重新计算起始,而一旦达到预定目标,则会有额外奖励,奖品一般都是提前约定,提前定计划按约完成的习惯逐步被强化。
第三步,以身作则,全家共守约定。《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庭教育中,最难的往往是与孩子的规则同步,全家人都进行时间管理后,大家相互监督,谁都不能例外,而一旦进行时间管理模式后,你就会发现,每个人的时间都会有空余,接着每个人就可尽情享受自我时间了,孩子们的个人兴趣也开始培养起来。大女儿高中学习文科,她就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文史阅读,小女儿兴趣爱好魔方、跳舞和陶笛。通过时间管理,她们既能高效完成自我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事项,还能从中享受自我支配的快乐和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