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校互动 > 家长学校 > 正文

【全员育人:社区资源充分利用,防诈信息要宣传】协——反诈进校园

时间:2022-04-23    作者:陈书远

骗子们可谓是花样百出,目的只有一个——除了骗钱,还是骗钱。为了让各位家长和同学们慧眼识破骗局,这些常见的诈骗方式一定要有所了解,当然我们也通过QQ、微信群宣传社区防诈方法,帮助家长提高防诈意识。

家长防骗篇

NO.1 缴费诈骗

诈骗套路

骗子编辑虚假短信行骗:“您好!我是孩子的班主任,请将这学期的学费xxx元打入学校财务的xx银行账户:622848xxxxxxxxxxxxxx,户名:xx。"

NO.2 查看课程表诈骗

诈骗套路

骗子冒充老师给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短信,谎称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课程安排。一旦点击,很大可能会被窃取个人信息,甚至遭受财产损失。

NO.3 谎称孩子住院诈骗

诈骗套路

骗子以学校老师身份打电话给学生家长,谎称孩子初到学校身体不适要住院,急需先支付医药费,在家长慌乱的状态下,诱导受害人打钱。

NO.4 “运作入学”诈骗

诈骗套路

骗子谎称可以利用熟人托关系“运作入学”,当家长汇钱后,骗子立即消失。 

防诈课堂

NO.1 提高防骗意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要求转账的都不相信;

熟人也要再三核实。

NO.2 掌握防骗技能

1.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进行大额转账汇款。

2.控制孩子的压岁钱或者零花钱的随意支出。

3.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查看社交及银行账户的支付款项。

4.给孩子的微信设置转账24小时到账:微信的【我】—【支付】页面,点击右上角的三点,就能看到【转账到账时间】,把转账到账时间设置成【24小时到账】,如若不幸被骗,可有及时挽回的时间。

温馨提示

谨记“六不”:不轻信、不汇款、不泄露、不扫码、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

做到“三问”:问民警、问银行、问当事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