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有这么个机会,和孩子们在课堂里一起分享绘本故事。
绘本故事很多,但是找一个既生动有趣味,又能有一定教育意义,篇幅长度适度的故事并不容易。孩子刚入学,理解能力不强,故事不能过于高深,道理也不能过于大龄化,需要容易理解。我们最后选定《三只小猪》为第七期演讲绘本。
《三只小猪》这个绘本故事,它的主题就是告诉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要多动动大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绘本主题得到了韩老师肯定。同时,老师希望多准备些问题,让孩子们仔细听,并测验听课的效果。

鉴于前面已经进行了六期类似活动,如何设做得有特色,并且与前几期保持差异,这是我们重点考虑的。最后,我们决定,从科普生活知识,结合语文课本知识作为切入点,这样不仅充实绘本故事内容,更能顺便复习、巩固一下孩子们之前学习知识的。我们特地结合生活常识给孩子们普及一下平时在城里不太容易看到的东西,事物的变化过程。比如,第一只小猪懒懒用稻草来盖房子,那稻草是由什么变来来的呢?我们在绘本故事里插入图片,结合课文认一认里 “竹禾谷米”考查讲解由禾到谷、米,到稻草的过程。另外,什么是烟囱,在房子的哪个部位?现在城里的孩子看不到烟囱,也不知道烟囱是干嘛的,我们借此机会进行提问讲解。第三只小猪聪聪用砖头建房子时,就问孩子们砖头是怎么来的,提示用语文课本里学过的“泥土”来回答。最后,在结合课本知识思考这一方面,绘本故事讲完总结时,提出问题,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呢?要求孩子用语文课刚学过的“人有两个宝”里词语回答,多“用手,用脑,思考”,这三个词语可以分别由不同的小孩说出。
经过前期准备,课堂上就相对轻松。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拘泥于绘本的文字,用口语化,启发式的语言,结合故事上下融会贯通式的方式来讲解提问。同时结合动作模仿动物动作以增加趣味性。整堂课下来,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这个故事有很大的兴趣,听的很认真,在问题的指引下,孩子认真思考,抢着举手回答问题,互动性很好,气氛很热烈,孩子笑声此起彼伏,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