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在树木荫浓的6月19日,朝气蓬勃的新城怡小一大早就迎来了许多尊贵的客人,原来市重点联系课题暨“学校课程整体建设”区级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为了打造魅力课程,提升课程质量,建邺区举办了此次展示活动,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盛会。参加本次现场会的领导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科学副院长陈学军、《江苏教育》副主编将保华、南京市教科所所长左坤、建邺区教育局副局长马峰、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主任倪晓寅。另外还有各小学分管教科研校长、教科室主任、骨干教师们。
上午8.40,教科研现场由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凌主持,在新城怡小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各位来宾们分别观摩了我校刘欣竹老师执教的手工课《松果变变变》和王雅雯老师执教的社团课《读唱演编“三字经”》。刘欣竹老师以新城怡小的吉祥物“松松”引出话题,介绍了松果的颜色、外形、肌理、象征。使用组合添加、巧妙借形的方法引导孩子动手做吉祥物。小怡宝们在稚绘屋社团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王雅雯老师的课堂富有动感和层次感,用读唱演编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学习《三字经》,拉进了孩子们与国学经典的距离,潜移默化地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瞧,刘老师和王老师采取多样的活动形式,用活泼轻快的方式将蒙养教育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获得了听课老师及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随后,来宾们集体移步报告厅。两位执教老师就教师的课程视角——《我的实践和体会》做了分享汇报。接着张敏校长从学校的课程视角出发,作了《逻辑建构:课程建设的路径回归》汇报。张校长深入分析了怡小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为根植于儿童,中点是深耕于儿童,终点为回归于儿童。周爱芳副校长用幽默的语言开场,激情昂扬地从八个方面分享了“2190计划”这一课题思考实践及研究成果。最后专家们对本次活动做了精彩的点评。陈副院长用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谈了自己的体会:重点问题谈重要性、在教学之外看教学、怎么做之前问是什么、在行为之后做教学。蒋主编言辞恳切地给学校课程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课程应立足于:坐标点、生长点、发力点、聚焦点。左所长谈论了课题研究中行为习惯的持续性影响,指出了学校课题还需努力的方向。马副局长对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做出了肯定,并对区内各个学校的教研人员提出了三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了此次教科研盛会的引领,专家们精当的指导,新城怡小这个年轻的团队会在教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坚实,越走越深入。本次教科研现场会对建邺区学校的课程建设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也为落实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提供了方向,奏响了建邺区教科研现场会的华美乐章!(信息员:张雅文 李云 赵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