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欢迎您!

部门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部门频道 教科室

走近儿童,走进儿童——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作者:李云
  • 发布时间:2023-05-31
  • 点击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为了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技能,增强育人效果。2023年5月31日,新城怡小李云老师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和大家分享了第八期“月话师能”主题: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如果情绪控制不好,说话会伤害到孩子,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老师应该怎样和学生说话呢?李云老师从7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技巧。一是就事论事,不攻击品行,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二是掌握“生气的艺术”,教师可以表达情绪,但是要学会智慧地表露情绪。三是会使用“我”语言,客观地描述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以及期望的,比如“我现在感觉到很生气,这让我太生气了”等,这样的语言既保护学生也保护老师自己。四是转化命令的语气,接纳和肯定。五是减少质问,过度的质问让学生觉得有负罪感或有想要报复的想法。聪明的老师会避免用“为什么”发问,既传达对孩子的尊重也维护他的自治,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六是简明扼要,我们需要学会用经济的方法处理孩子的小事,学会省时省力地去处理问题。七是智慧的表扬,有益表扬的基本原则在于:描述而不评价,叙述而不作判断。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做出对自己的评价。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在小学阶段,教师与孩子的良好沟通会打开孩子的心房,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处理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会主动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好朋友,让孩子更加阳光快乐的茁壮成长。用温和的语气和孩子沟通,把话说进孩子柔软的心里,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只有走近孩子才能走进孩子。

       

E356E8F03AF15198D0B0345BF132B83F.png

                             

AC495DAE1E43875ED16DC5052DD404AF.png


  1. 上一篇:回望成长 聚力远航
  2. 下一篇:聚焦教育案例撰写,助力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