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欢迎您!

新闻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频道 教育要闻

静水流深 玉汝于成

新学期全体教师“家校沟通”主题学习

  • 作者:薛妍
  • 发布时间:2023-02-09
  • 点击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且在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和合作中,还可以促进家长与教师的共同成长。2022年1月,国家也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由此可见,家校合作的意义重大。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沟通能力,营造良好的家校氛围,长期以来,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家校合作交流,围绕家校沟通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2023年2月8日,学校特邀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德育研训员、心理教研员芦芳老师为全体教师带来《静水流深 玉汝于成——例谈智慧处理家校矛盾的有效策略》主题讲座。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了本次学习。

芦芳老师是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德育研训员、心理教研员,曾担任学校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是江苏省“心理教育名师”、南京市“健心奖”获得者,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核心组成员,担任晓庄学院“陶老师”工作站资深志愿者20年,担任“陶老师”工作站·秦淮分站站长10年,芦老师还是学校心理咨询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临床注册助理心理咨询师,曾荣获许多国家、省市区级荣誉,学术研究成果也十分丰硕。

暖场游戏热身

讲座伊始,芦老师从几个有趣的心理小测试入手,引导老师们觉察自己的心理情况。接着,芦老师用一段轻松欢快的《手指曼波操》,引导老师们自测当下的灵活程度。

剖析家校矛盾

在轻松有趣的开场环节后,芦老师借5个真实的案例,直观地呈现了什么是家校矛盾。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重涵在《中国新闻周刊》中指出时代的变化使得许多社会角色处在动态调整之中,学校与家长也是如此。家长应负责孩子的生活教育,老师应负责孩子的学校教育,而随着时代发展家校权责的边界逐渐模糊,出现家校矛盾。作为老师,我们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家校矛盾转为家校共育。

智慧处理矛盾

芦老师强调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家校共育的首要是注意教师的身心健康,并提供了四个建议——静心放松、专业学习、时间管理、目标规划。接着,芦老师提醒老师们要从了解家长的教育期待和陪读心理入手,引导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掌握家校沟通的智慧方式。最后,芦老师针对我校年轻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用生动的案例简洁明了地进行了解答,让全场的老师们感受到了家校沟通的艺术。

为了师生的心理健康,芦老师还向大家分享了心理健康热线,并在讲座的最后向大家推荐了三本书籍,帮助大家更好地保障心理健康,实现家校共育。

本次主题学习为老师们今后的家校沟通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方向,为我们带来了凝聚教育合力的沟通专业知识、可落地操作实用的策略,老师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家校矛盾冲突时,可以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来处理,化干戈为玉帛,创设和谐的家校合作环境。让我们用全身心的爱和教育智慧,托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尽献教育人的芳华!

(供稿:薛妍  校对:朱恒杰   审核:牛德芳)

附件:图片3.png

  1. 上一篇:“怡学”共研,笃行不怠
  2. 下一篇: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 春季开学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