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6日下午第三节课,新城怡小全体教师齐聚在三楼录播室,举行本学期学科融合跨教研组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开始,首先大家聆听特级教师汪洋老师执教的古诗创作课——“我是小诗人”。汪老师以30秒的暖心音乐开场,美妙的乐声中,3分钟“悦心”瞬间课程开启。接着,汪老师从“推敲”入题,以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位诗人作诗的“苦吟”精神。然后,汪老师对贾岛的诗句进行改编,希望同学们作文时能有“吟安一个字,揪掉几根毛”精神,让学生玩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诗的乐趣。引导孩子梳理出古诗格律中对仗、押韵的要求。有了以上铺垫,汪老师布置孩子以“事物各有所长”为主题,仿照卢钺的《雪梅》进行诗歌仿写。最后,在欣赏评价学生的作品中结束本节课。整节课,同学们时而欢笑,时而深思,全身心沉浸在诗歌品赏、创作的氛围中。孩子们自主地表达他们的智慧、内心体验和情感,在思维碰撞中,领悟到写诗需要注意对仗、押韵和卢钺在诗中潜藏的谦逊做人的美德,从而由开场的“我是小诗人”升华到结课时“我是大诗人”的格局。
汪老师在课堂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情景,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发现问题,体味到语文课堂的快乐。玩味古诗,指向创作的古诗词教学是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也是全体参与研讨的教师最大的收获。
汪老师的课堂是温暖的,体现着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孩子们能在怡学课堂上敢于表现自我。汪老师的课堂是智慧的,孩子们的思维互相碰撞,勇于释放自我。汪老师的课堂是有深度的,他带着孩子们尽情畅游在古诗词的文化长廊里,不断提升自我。汪老师的课堂是快乐的,孩子们在玩味古诗词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成长自我。
怡小“怡学”课堂上充盈着笑声、掌声、辩论声。汪老师的课获得了老师们一致的好评,年轻教师们更是受益匪浅。我们相信在“怡学”理念的指引下,新城怡小的语文课堂定将更加开放而有活力。(信息员:张雅文 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