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晨会的升旗手来自高一(2)班班长王一帆,她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待每天的学习任务,努力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她的座右铭是:“自律让我享受自由!”另一位是高一(2)副班长兼劳动委员周涵睿。他承诺:不做懦弱的退缩,不做无益的彷徨,每天将带着从容的微笑,去赢得日积月累的进步!

在2020年建邺区中学中职学校“微团课”大赛中,我校高一4班何正宁同学的《党的领导 团的追随》微团课荣获建邺区学生组一等奖。高二8班董颖玉同学的《中国青年 在路上》微团课荣获建邺区学生组一等奖第一名,并代表建邺区参加南京市微团课大赛。孙信玲副校长为获奖同学颁发了奖状和奖品!

11月下旬,正是金陵深秋到初冬的季节,秋风细雨中,建邺高中高一同学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迈着青春的脚步,行走在家乡南京,感受着她的历史温度。
他们兵分五路,“行走南京”。在中山植物园,扩展知识的脉络;在南京博物院,看文物的前世今生;在高淳陶瓷博物馆,感悟人的温度;在南京科技馆,探索世界的奥秘;在夫子庙画舫,徜徉诗词中的秦淮……每一处都留下了学生们求知的脚印,每一处都记录着老师们对教学方式的全新探索。
本周晨会,高一(1)班章宁同学畅谈了他对游学高淳陶瓷馆的感受。


秋高气爽,细雨飘飘,2020年11月22日,我们班前往高淳陶瓷博物馆秋游。路上小雨不断,但仍抵挡不住一颗颗愉悦的心,大家一路欢声笑语,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晃而过。到达目的地后,迎面的是一座充满现代化的博物馆——高淳陶瓷博物馆。
入馆后,历史的厚重感与陶瓷多元化的艺术风格碰撞,让我们感受到高淳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大家跟随讲解员缓缓的行进,较为昏暗的管内,被灯光打照呈现在展览橱窗中的一件件陶瓷工艺品尤为耀眼。清透的陶瓷加上各式各样细腻的花纹,精致无比,给人以一场美妙绝伦的视觉盛宴。我们逐渐参观完各个时期的陶瓷品,他们来自于不同的时代与地点,不同样式的陶瓷品汇聚在一起,诉说着它们的故事,仿佛读完了陶瓷品丰富多彩的前世今生。接着,我们从博物馆中央一个环形的展示厅内的旋转楼梯踏上第二层,与第一层不同的是,这里的陶瓷品更加多元,不仅有用陶瓷制成的罐,还有用陶瓷进行雕刻,甚至艺术绘画及创作的艺术品。一个又一个玻璃展示柜内,凝聚着艺术家们对于陶瓷的热爱及艺术创作的激情,令人不禁赞叹他们高超的手艺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出馆后,大家仍回味无穷,感触颇多,也对高淳陶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而接下来我们便到了之前在纪录片中所看到的工厂了。我们激动地在门前排好了队,在老师和导游的注意声中,我们走进了这座灰色“艺术加工站”中。刚走进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排排的流水线机器以及在纪录片中看到的泥盘、模型等。随着前进,我们发现了一位位在灯光下一丝不苟的匠人们,他们凝望着面前的胚胎,手里的刻刀一丝一丝,小心翼翼地为胚胎赋予新的生命。我们看完了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出生的过程,心中泛起了一阵阵浪花,为我们中华文化而自豪!
本次活动,同学们参观了高淳陶瓷博物馆,浏览了制陶工厂,欣赏了如诗如画的高淳老街,小桥流水,青瓦灰墙。远离了城市的浮躁,我们在这里沉淀自我,让身心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去感受了历史长河中高淳的点点滴滴。时光易逝,我们终是离开了高淳·,但我们已经学到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让我们不禁体会到了古代手艺人们的艰辛,也让我们折服于大师们精湛的技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代代高淳人乃至中国人的刻苦钻研。用头脑和双手成就一件件艺术品,他们在中华文化留下了属于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这一笔让古今中外无数人民为中华文化的魅力而惊叹,他们勤劳勇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这些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就的,而是千百年的沉淀,是我们文化的结晶。这不仅仅是一次秋游,还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一次课外的学习,了解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让我们记住这些伟大,以他们为榜样,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为世界文化传播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