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晨会的升旗手来自高一(2)班团支书徐采希,她的座右铭是:努力是柴,成功是火,要想旺火,必须加柴!。另一位是高一(2)班化学课代表陈梓睿,他的座右铭是:努力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努力拼搏,永不言败!

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读书,是承继文化的重要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在今天晨会上高一(3)班胡继贤和演讲社的同学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1年的一天,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学生们又一次迎来了新学期。魏校长在课上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为家父、为明理、为光耀门楣……稚嫩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地响起,在这之中,一位同学默默沉思良久后,起身,掷地有声地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位同学正是时年十三岁的周恩来,也是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就像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所说:“真正的目标即对自己有意义,对社会有价值,意图可概括”,周总理正是确立了这般目标,才有了如此鸿鹄之志和伟大成就。
青年向上,国家才能向上。”犹记得,开学之初,毕泳慈校长送给我们的开学寄语中有这样一句话:“重在开端,贵在坚持,成在习惯。” 作为高一新生的我们,步入高中生活已然有了一段时间,大家的开端都如何呢?“万事开头难”,也许你的开端并不甚如意,譬如没有进入中华班,又或者是几次考试下来成绩并不够理想。但在我看来,中华班的设立其实正是学校对我们的一种鼓励和期盼。不论在中华班与否,最重要的是要有这份想进入或继续留在中华班的信念,并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为之付诸实际行动。高一的我们即将迎来期末的第一次全市联考,高二的学长学姐们也将进行小高考,高三的学长学姐们则正在朝着高中的最终战场——高考迈进,在这条前进的路上难免会有挫折,但“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烂”,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你会发现,沿途皆是鲜花,尽头即是梦想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是一句口号,更是要落到每天的实际行动中去,回顾2021,我们在做什么?
清晨,我们可以在走廊里听到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课间,跑操时高昂的口号声;深夜在教室里奋笔疾书时的刷刷声......
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回应着习主席“未来属于青年,希望给予青年”的勉励!
我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正是这一些小小的坚持不懈的行动和远大的学习目标,让我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回顾2021,学校和老师们也在为了更好地培育我们成人成才,而夜以继日地奋斗。
清晨,班主任比我们更早来到学校组织晨读;课间,老师们为我们答疑解惑;深夜,陪我们在教室里共同学习......
他们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我们,让我们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他们心怀“国之大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新时代的我们贡献力量。
正是这样的朝夕相处的陪伴与教育信仰,让我们开始适应了高中生活,逐步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面向2022,让我们再听听这样的话语: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这是梁启超的铮铮呐喊;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这是习总书记的殷切期盼。
让建邺高中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这是所有建高人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