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中学生法制意识,预防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11月25日,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邀请沙洲街道派出所张警官走进校园,以“远离违法犯罪,筑牢青春防线”为主题,为广大师生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校园法制讲座。


张警官从“谁是未成年人”、“什么是共同犯罪”、“不良行为有哪些”,向同学们阐述了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一般规律:不良习惯-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让同学们明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

张警官语重心长的给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珍惜学习机会。要坚持在校学习。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管理。
(二)提高鉴别能力。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和文学作品中的犯罪行为。
(三)谨慎交朋友。未成年人要谨慎交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特别是那些有前科劣迹的人。
(四)切莫虚荣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说话要谨慎,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五)增强防范意识。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单独回家的孩子,在进家门前要注意观察,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独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随便打开家门;在放学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
(六)掌握自救本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蛮干,要学会用报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要求我们青少年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一定要掌握好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规范我们的一言一行。只有学法、用法、守法,才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