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清晨,建邺高中迎来了远道而来的朋友——香港圣士提反堂中学的交流师生。当天,在高一(2)班全体同学和老师的陪伴下,两校进行了丰富而充实的教育教学交流,非遗传承、校园游览、随堂听课、师生团建……双方共同度过了愉快而难忘的一天。
校长对话:
希望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与探索
在庄严的升旗仪式后,进行的是温暖而真挚的欢迎会。“今天,是我们两校师生第一次线下交流,也必将是两校师生的一次相互学习、积极共进、愉快且难忘的聚会。”建邺高中毕泳慈校长在致辞中介绍,2022年3月1日,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和香港圣士提反堂中学在南京市教育局的帮助下,在“云端”首次相遇,正式结为姊妹学校,这对于推进两校教育交流与合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年11月,两校再次在云端相会,举办“宁港心连心,共话爱国情”教育交流活动,分享交流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
“两校的合作互动必定会加深彼此友谊,推动宁港教育发展结出丰硕果实,让香江之畔的紫荆花、秦淮河畔的茉莉花交相辉映。”毕泳慈校长表示,期盼两校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学校管理模式、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与探索。“我们期盼两校利用宁港两地现有的良好基础及有利条件,多多开展师生互访、教学观摩、文艺交流、体育比赛、研学旅行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两校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增进师生对两地教育及文化认识理解,不断提升和优化教育教学品质。”
随后,香港圣士提反堂中学麦伟麟校长发表演讲。“今天我踏进建邺高中的校园的时候,心情特别的兴奋,两校结为姊妹学校已有一年八个月的时间,此前通过网上交流,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今天终于可以线下交流见面,这个机会我们期待了很久。”麦伟麟校长透露,今年是圣士提反堂中学五十五周年校庆,藉着学校的庆典,校园中增添了新的设备,也开展了更多的校园活动,希望能够让同学们找到他们的梦想、人生的目标,启发他们向着圆梦的方向发展。“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建邺高中的领导、老师和同学有机会来到香港、来到我们的学校,让我们尽地主的情谊,进一步加强两校的交流,我们期待将来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
在两位校长互赠“校礼”环节,建邺高中送给香港圣士提反堂中学一幅非遗烙画,名为“一衣带水友谊长存”;港方赠送的是“校园文创特色礼包”。
同学交流:
拳拳家国情,翩翩少年行
紧接着,双方学生代表分别介绍了学校开展的各类特色校园活动。圣士提反堂中学的两名学生代表任启鸣和何懿蓁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新设施、学术成就以及英语课程等。尤其是学校的航空梦工场,通过飞行模拟体验活动,为学生们提供逼真的模拟体验,参与者作为机长,在专业培训导师的陪同和指导下,亲尝驾驶飞机的各项操作。
“拳拳家国情,翩翩少年行。有一个舞台,让我们精彩展示;有一种精神,让我们青春激昂;有一种责任,让我们肩负重担;有一种传承,让我们继续前行。”建邺高中高三(1)班的张雨诺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回首了在建高的成长之路,并向到访的香港师生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开拓眼界,成长为阳光、大气、自信的建高学子!”
通过她的介绍,香港师生了解到学校每学期开设十多个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如“金陵文脉”带领同学们踏上南京文学之旅;“红楼梦”带领同学们发现红学魅力,提高文学素养;版画社,教会同学们制作雕刻版画,从中体验独特的刀味与木味;烙画社让同学们领略烙画、雕漆画等民间工艺的风采。学校每年也会举办一些传统的学生活动,如:迎新年诗词大会、科技节和校园戏剧节。在戏剧节中,同学们用话剧的方式演绎改编的古典名著,经典话剧或电影故事,用心去诠释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在校外,研学活动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中山植物园、南京博物院、高淳陶瓷博物馆、南京科技馆等地,都留下了建高师生探索的足迹。
难忘体验:
丰富而充实的教育教学交流
当天,建邺高中还为来自香港的同学们准备了两节非遗工艺体验课。在高一(2)班全体同学的陪伴下,香港同学首次体验了中国的传统非遗文化烙画和绳结。在烙画课堂上,在非遗传承人王高飞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在木板上烙上了一个个竹子的图案。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蕴涵着丰富的人生之道,选择竹作为本次烙画的主题,也寄托着对远道而来的朋友那份美好的祝愿。在非遗传承人何桂荣老师的绳结课堂上,两校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灵活地翻飞着手中的彩绳,编出了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美丽蜻蜓。何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蜻蜓”古称“飞龙”,祝福同学们学业有成,一飞冲天。
此外,两校同学们还一起观看了3D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学术报告厅聆听建高李燕老师的思想政治课。
最后,同学们一起来到学校操场进行团建活动,一圈到底、同心鼓、拔河……沐浴着冬日的阳光,同学们热情高涨,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两校师生结束了这场丰富多彩的宁港姊妹学校首次线下交流活动。
供稿:刘静;编辑:沙景雯;审核:李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