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为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发挥德育的主动育人功能,努力将“明理修身”的校训内化为大家自觉要求与自愿行动,激发大家主动参与各项德育的活动意愿, 推动我校志愿服务工作有目标、有步骤的开展,今天我在这里向同学们做一个志愿者服务的动员。
高中阶段正是你们“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你们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责任的认定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你们需要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我们既要讲究竞争、效率、利益,我们也要注重公平、道义和爱心,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时代精神的支撑,而志愿服务中体现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社会走向成熟的一个象征,志愿者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于自身的意义。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你们有机会贡献自身才学,人生价值在志愿活动当中得到体现,社会责任感及精神境界也得到了提升。参与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也是“乐己”。
二、对他人、学校及社会的意义。志愿者活动从点滴入手,从身边做起。。整个校园因为爱心活动充满温馨;同时志愿活动也让整个社会其乐融融,在校外有文明交通劝导、慰问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将我们的奉献精神延伸到了社会上。志愿者活动,是一项无限光荣的活动。
学校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微缩了的社会。因此,为发挥大家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大胆创意,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及其它部门需求,对我校的志愿者服务做以下规定:
(一)服务岗位设置
1.长期岗(自行管理服务):(1)功能馆室助理(2)校园安全志愿管理员
2.中期岗(自我教育监督):(1)学习习惯监督员(2)卫生保洁监督员(3)文明礼仪监督员
3.短期岗(自信成长宣传):(1)校运会志愿者(2)文化艺术节志愿者(3)招生宣传志愿者
(二)服务流程
1.报名阶段:每学期开学后的20天内,按照学工处下发的志愿者服务岗位表进行自主申报。
2.服务阶段:学工处根据各班申报结果,结合各岗位需求,进行分配后开始实施。各个岗位提供部门按既定要求在志愿者服务证相应位置进行服务时间认定及服务效果考核。
3.考核阶段:以班级为单位,汇总上报每位同学一学期的志愿服务时间,其最低要求为:高一年级学生一学期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300分钟,高二年级学生一学期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120分钟,高三同学自愿参加无时间要求。凡志愿服务时间未达最低要求的,取消学期内一切评奖、评优资格。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最低服务时间50%及以上的,结合平时表现,学校将予以表彰。
同学们,“水本无波,相荡而起涟漪;石本无华,相击而起火花”,只要我们能团结互助,意志坚定,我们这些星星之火就可以将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者精神形成燎原之势。
我的动员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