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集体课题的申报工作,南外河西一附小于2019年10月9日上午邀请南京市教科所徐良博士莅临学校指导音乐组集体课题。
会议主持人许岚副校长在逐一介绍了在座课题组成员后,课题申报会正式拉开序幕。
主持人陈思老师就课题的核心概念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做了较为全面阐述,陈老师认为只有在理论的基础上,借助相关课程的实践研究,深挖其实践行为背后的理念与意义,将实践与理论、课程研究与哲学基础进行双重思辨,才能体现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徐良博士在听完课题主持人的赘述后指出,除理论框架的结构之外,我们应强调课题课程的实施研究。基于已有的课题框架结构,徐良博士给出更具体化的指引:
1.课题框架明确化
针对课题名称涵盖的哲学化概念寄予一定指向性,要求概念清晰,理论与实践化相接轨。更多把握重点,提高可以实施性。任何理论都无法脱离实践,任何理论都需要具有实践的意义。立足于文化基础与哲学视野的多元化建构始终需要为教学提供帮助。
2. 课题内容细致化
从问题出发是课题的一个基点,发现问题,立足于理论研究,再此基础上找寻问题的关键,运用于实践,总结出经验是课题论证的一个逻辑方向。徐良博士指出课题的逻辑思路要始终清晰有序,大方向明确,各个步骤环环相扣。
3. 课题探索实践化
课题的建构不仅仅是探索,更多的是为提供大众方便有利的资源,让知识
丰富化,拓展化。引导大众感受音乐多元化,拓宽音乐教育的边界,呈现文化多样性的教育途径,增进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经过了徐良博士的指导,课题组成员明确了课题的构思,会更多关注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构建一个较为新颖、适用的教学模式,以建设全面完整的教学资源库为展现形式之一,确定了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思路,为课题组全体教师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指导方向。
信息员:徐晶 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