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育科研

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学研究 >> 正文

聚焦习作教学,相约名师课堂

————杨清生、高文琴专家莅临南外河西一附小讲学
发布日期:2021-03-30    作者:徐晶     点击:

为了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明确作文教学方向。2021年3月30日南外河西一附小邀请了杨清生和高文琴两位专家来校指导习作教学,全体语文教师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

首先高文琴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语文专家杨清生的生平及在写作教学的成就。紧接着,专家杨清生老师进行了《四步训练,读写结合》的习作教学指导。讲座围绕“发现”展开,从四个方面来谈习作教学:

一、作文的价值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作文,生存、升学、就业、生活都需要作文。习作能帮助我们增长智慧。 

二、作文是什么

作文是对人事物的认识和发现,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即确定写作目的和主旨。杨清生老师以“馒头”和“包子”为例向教师们阐述了中心思想的重要性,好的作文是有灵魂的。

三、作文的难题

习作教学的难点在于锻炼学生的“慧眼”即改习以为常变司空见惯。杨清生老师认为这需要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杨老师就观察生活提出“陌生、心动、深刻”的事物就值得观察。而如何将认转化到识需要四步: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四、作文的教学

杨清生老师就作文教学提出读写结合不可分割的观点。但教师需要明确习作课重在“习”,要求不能过高。小学阶段的习作就是一座大桥的桥头堡,作文重在积累,重在“悟”,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

就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杨清生老师提出了四步训练法:精读、默写、对照、仿写。其中杨老师重点介绍了仿写,并强调仿写离不开变通和创新。教师应锻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杨老师的讲座,以其独特的教育视野、深入浅出的风格、丰富的信息涵盖博得了全体老师的阵阵掌声。老师们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全情的投入。凝神倾听之余,时而快速做笔记,时而沉静思索。说到共鸣之处,不由地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杨老师精彩的教学讲座一结束,老师们就平时作文教学中的困惑,纷纷向杨老师讨教,杨老师一一耐心细致地支招。王志敏老师赞扬杨老师的讲座是在接地气,是三四年级语文老师的及时雨,并就此提出自己习作教学中的困惑:如何让学生写作时心中有文法?杨老师和高文琴老师赞扬王志敏老师的问题有价值并进行了解答,教师可以找个模版指导学生习作,从仿写开始指导不要怕千篇一律,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吃透教材。

章海兵老师就实际教学的两个疑问向专家请教,高文琴老师和杨清生老师指出学生读书时教师可加以点拨培养学生阅读时积累的意识和勤动笔的好习惯。

最后,李谨良老师向杨老师和高老师请教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结合四步教学法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杨清生老师指出关键在于精读,教师需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在精读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时间总是那么不经意,短短的2个小时,我们一路采撷,一路收获。杨老师勤奋严谨的精神感染和激励着我们所有的人,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的步伐永不停驻!

本次研讨活动为全体老师搭建了一个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大家收获满满。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学校的习作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让美好教育流淌于笔尖,浸润于心田!

信息员:徐晶 刘田甜

附件:IMG_3210(20210330-165909).JPG

附件:IMG_3212(20210330-165921).JPG

附件:IMG_3215(20210330-165945).JPG

附件:IMG_3217(20210330-1659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