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精神,全面落实关于科学幼小衔接的指示要求。伴着冬日暖阳,2021年12月7日,“从经验到能力促进儿童发展”南京市幼小科学衔接教研活动在南外河西一附小进行。参加人员有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陈静老师,晓庄学院教师发展学院院长、杭梅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南京市鹤琴幼儿园 张俊园长。还有南京市各兄弟区、县教研员和骨干老师们!
第一节课是南外河西一附小施娅林老师的数学课《认识11-20》,贴近生活的素材、轻松愉快的教学风格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她引导孩子们用标准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严谨中不失乐趣。
接着,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的吴睿华老师带来一节《9加几》,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操作中,小朋友们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参与课堂。
课堂是小学教学的主阵地,幼儿园老师们也走进一年级教学课堂,零距离感受幼小教学的不同之处。南京市鹤琴幼儿园陈珊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幼儿园大班小朋友们的数学课:《5的分与合》,孩子们在玩“双色花片”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了5的分与合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不仅有趣而且收获满满。
这三节课,不管是小学还是幼儿园的数学课。老师们都从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出发,通过操作、交流、对比、内化,努力促进孩子们动手、动脑、表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接下来刘艳老师和建邺区幼教教研员李旭老师带领三位执教老师给大家展示主题沙龙《从经验到能力促进儿童发展》。三位老师就自己的课程设计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刘艳老师提出幼儿园和小学有很多不同,在幼小衔接中我们也做了很多学习。李老师提出,小学学习最主要就是做到能让孩子适应,通过幼小衔接活动让孩子先感受到小学的活动方式,并且可以在小学学习伊始让孩子们有更多适应的时间,从而让孩子非常轻松愉悦的开展学习生活。也对两位老师一年级的做出了高度肯定的评价。
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了建邺区关于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付诸的一些行动的视频。杭梅教授就今天的教研活动分享了自己的三点想法:首先幼儿园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的,但小学要如何为孩子们的小学学习生涯搭脚手架引人深思。其次三位老师设计的课程活动都是基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的,关注孩子们的思维发展、数学能力的发展。第三点:“双减”政策下的“减”是相对的,要让孩子们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实现“减”,并且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国家的主人。
最后张俊老师指出我们的幼小衔接活动是非常务实的,所有课堂设计的活动都是脚踏实地的,本次教研我们认真研讨了“数”的学习,融合了学习“数”的理念;幼儿园这次5的分与合在以后的课程中还会慢慢渗透更深的内容,今天的活动也启发了幼儿园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出一些改变;我们能看到老师的眼中是能看到孩子的思维的,教的过程要能真正引发孩子的思考,也给每个孩子展示的机会。学会与孩子们进行思维的碰撞,期待年轻老师们的发展!
信息员: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