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走进一附小

大事记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一附小 >> 大事记 >> 正文

塑造有记忆的星光童年——南京市“记忆育德”实践学校阶段成果展示

发布日期:2024-12-03    作者:赵安琪     点击:

11月28日上午,由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承办的南京市“记忆育德”实践学校阶段成果展示活动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举行。

南京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宋晓峰,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大伟,南京市教育局宣传与德育工作处四级调研员肖蕾,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员席晓圆,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局长吴坤明,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四级调研员陈国庆,南外河西教育集团主任马菊华,建邺区各小学德育副校长、德育骨干教师代表以及班主任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展示课环节,首先由二年级语文老师李谨良执教《中国美食》。课堂上,李老师借助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将一道道中华美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孩子们眼前,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不仅记住了丰富的字词,更对中华饮食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年级美术老师纪佳钰执教的《会动的甲骨文》别出心裁,通过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美学教育,让学生形成独特的美学记忆,让记忆育德在一堂课、一次实践、一种体验中生根发芽。

操场上,三年级体育教师陈志伦执教的《耐久跑》活力满满,趣味游戏与体能训练有机融合,学生们在奔跑、竞赛中,磨炼意志、增强体质,每一滴汗水都镌刻下坚持与拼搏的记忆。

六年级班主任丁守婷老师执教的主题班会《小纽扣 系情谊》。小小的纽扣成为情感纽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共同探讨一个班级共同成长需要哪些品质,留下哪些“记忆”。

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坤明在致辞中汇报了建邺区落实“记忆育德”的思考和探索,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能对“记忆育德”的教育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期待有更多的学校能参与其中。

南京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宋晓峰在讲话中表示,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的特色课程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了不一样的环境,为儿童塑造了美好的记忆。期待一附小在未来的学校建设与课程优化中能有更加亮眼的表现。

随后,星星之火社团展演以舞蹈韵律及花样跳绳为主要呈现形式,展现“体艺育德”内涵下的学生德育培养建设。

凌钰、陈杰、郭鹏、戎蓉、赵玉龙、朱静妍、孙珊七位老师带来沙龙《依托记忆之场的学科育德探索与实践》,在学科育德里,巧用“记忆之场”,各学科老师们利用学校记忆之场为学生学科学习设计了具体的记忆路径,形成了课程记忆育德的教育策略。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黄卉副校长以《记忆育德:塑造有记忆的星光童年》为主题,介绍了学校三重课程记忆实践:以物型课程为具象支撑,营造记忆育德的文化环境;以仪式课程为活动表达,强化记忆育德的亲历体验;以功能课程为核心载体,激发记忆育德的创新活力。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大伟总结致辞,他对南外河西一附小在记忆育德方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未来功能性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提出期许。

(供稿:孙珊  编辑:郭鹏  审核:黄卉)

附件:微信图片_20241203124346.jpg

附件:微信图片_20241203124408.jpg

附件:微信图片_20241203124414.jpg

附件:微信图片_20241203124432.jpg

附件:微信图片_20241203124436.jpg

附件:微信图片_20241203124443.jpg

附件:微信图片_2024120312444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