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普通学校积极开展特殊需要儿童学科课程评估,以科学的起点开展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调整,使每一个特殊需要学生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6月25日,建邺区举办融合教育“创新杯”赛课专题总结培训会。本次会议特邀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王辉教授主讲,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特教教研员张新;区域内融合教育学校分管领导、资源教师;建邺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周莉校长、万学婷副校长、巡回教师团队全程参会。
区教师发展中心特教教研员张新对本学期融合教育教研工作进行总结,希望借助本次活动,区域资源教师能进一步重视课程评估工作,在课堂中积极开展融合教育课程调整实践研究。
参会教师一起观看了本次创新杯赛课一等奖课例——由南湖第三小学孙梦园、田思琪、夏敬球合作带来的一年级数学课《小小商店》。孙老师通过系统的评估了解到学生的基本能力特点和学科发展水平,采用通用学习设计的理念,课堂上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及参与方式,展示了一堂面向全体、关注个别的融合教育优质课。
随后,王辉教授梳理本次参赛课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参培教师带来专题指导讲座。王辉教授提出,第一,要重视教育评估报告撰写的规范性,便于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第二,课程评估应关注团队合作,动态调整评估参与人员,以便形成科学的评估报告,为学生设计科学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第三,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可观察、可测量,便于教师在课堂上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第四,教学中以目标为导向给予有效支持,关注教学评一致性。王辉教授肯定了参赛教师基于通用设计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也提醒资源教师需进一步关注整个班级内的参与情况。
张新校长从科学评估、团队协作、融合课堂及参赛技术性问题进行总结。张校长强调:评估需要关注规范性、真实性、科学性和逻辑性,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评估;目标制定要依据学情,基于评估,关注学生整体能力水平发展。
本次活动旨在让区域资源教师通过观摩优秀课例、聆听专家讲座,帮助教师们基于评估开展课程和教学调整的实践研究,进一步提升区域融合教育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区域融合教育内涵发展。
(供稿:周杨 编辑:孙华娣 审核:万学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