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阳光保健 >> 保健常识 >> 正文
小儿预防接种须知
发布人:批量导入  发布时间:2013/11/19 18:27:21

一、预防接种的意义

  有些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伤寒等传染病,一次得过后会获终生免疫(一生再不患此病)。这是因为人在生病时,身体内对该种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产生一种特异性免疫力,就是抗体,以后再遇到这种微生物的侵袭时,抗体就会将它消灭掉。国家为了下一代的身体健康,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微生物工作者把某些细菌、病毒或其毒素经过特殊处理,减低了毒性,制成了不会致病的生物制品,再接种到人体,就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获得免疫力,不再感染某些传染病,或即使得了,症状也非常轻微,愈后良好。所以预防接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接种疫苗的种类

  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一般列有7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而接种证上没有列出的还有预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热、腮腺炎、风疹、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

  1、计划内疫苗:

  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有统一免疫规程的疫苗只有5种,即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这5种疫苗儿童必须普遍接种,疫苗接种的经费由政府负担;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流脑和乙脑疫苗。

  2、计划外疫苗:

  在发达国家,预防针有家庭医生为他们提供建议、作出选择。针对我国现状,专家们建议可以参考这样一些因素:

  ⑴、当地是否出现某种传染病流行。

  ⑵、以前是否接种过。除了流感疫苗保护期只有一年,其他大多数疫苗都有比较长的保护期,不必重复接种。

  ⑶、是否属于重点保护人群。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重点保护人群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7岁以下的幼童和体弱多病的人;甲肝疫苗重点接种人群是没有感染过的儿童及餐饮业工作人员、经常接触甲肝病人的医务人员和经常出差、饮食卫生没有保证的人。

  ⑷、有无接种禁忌症。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书上都开列有禁忌症,即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

  ⑸、是否处于疫区。例如出血热疫苗,一般只有生活在疫区和要前往疫区的易感成人才需要接种。

计划外疫苗由地方卫生防疫机构根据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规律,确定针对某一重点保护人群接种,或是向公众推荐,由人们自己选择接种或不接种,费用一般是自己承担。只有当某一地区出现疫情或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为避免某些传染病暴发流行,才会有针对性地要求人群普遍接种某种疫苗。

三、接种前做好7种准备

  1、一般在接种前,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平衡膳食,还要特别注意在接种前一个星期别让孩子感冒了。另外,在这一周里也不要给孩子用抗生素。

  2、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孩子打预防针时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登记接种的疫苗名称和日期,以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

  3、掌握孩子的健康情况,注意近几天有无发热、拉肚子、咳嗽等,有没有接触过正患传染病的人,以便告诉医生作参考。

  4、了解这次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以及这种疫苗的作用性质。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发高热、抽搐、尖叫等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都要告诉医生。

  5、要给孩子洗净手臂。冬天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既便于挽袖子打针,也不会摩擦针眼处皮肤。

  6、在接种疫苗前应保证孩子的健康饮食、休息,以免在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

  7、接种前要把孩子的慢性病史、惊厥史等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能否适宜接种。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后台登录 
主办单位:南京金色家园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街道莫愁湖东路1-11号(邮编:210000)
访问计数:

苏ICP备2022026243号

班集体建设
德育天地
读书笔记
公民实践
规章制度
国旗下讲话
计划总结
教育叙事
科学发展观
练习设计
网上教研
校园安全
一周食谱
招生招聘
重要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