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发现幼儿视力问题,是幼儿健康保健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下面是一些关于幼儿视力问题的一些小常识,希望对您的幼儿保健知识增加一些了解。
一、及时发现幼儿视力问题
孩子视力在3—6岁期间逐渐发展,到12岁左右完全稳定。通常儿童视力疾病最好的治愈期也是在6岁之前,有些视力疾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治愈的概率会大大降低。所以父母应尽量多注意孩子的视力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是由于孩子的年龄比较小,认知水平的低下,表达能力的欠缺,使得视力疾病的发现变得比较困难。
(一)、留心观察
简单方法评估婴幼儿视力:
光觉反应:新生儿都有光感,当强光照射时会引起闭目、皱眉,两个月时对光反应就很强。如果小儿对光照射无反应,就表明有严重的视力障碍。
遮盖试验:即交替遮盖两眼,观察小儿行为。当遮盖视力差的那只眼时,孩子不在意,而遮盖视力好的一眼时,小孩会用手推开遮盖其眼的手或物,因为此时被迫用视力差的眼视物,小儿会因视物不清而烦躁哭闹。
一般来说,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以下表现时,就应该提高警觉心:
A、看电视习惯走到电视跟前
B、经常出现眨眼睛,揉眼睛的情况
C、看人看物的时候喜欢斜看
D、出现斜视(也就是俗称的斗鸡眼)
E、经常眯眼看东西,经常侧着头看东西
当经常出现以上情况中的某一种或者几种时,尤其是B至E项,家长这时可以带着孩子到专门的医疗机构做扩瞳验光,以确定孩子是否有视力损伤情况。
(二)、教孩子认识视力表
通过视力表来检测视力,是最常见的方法,也是最简单易行的视力检测手段,可是对于比较小的孩子,由于认知能力的制约,家长很难通过平常的视力表来对孩子的视力做大概的检测,所以父母能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视力表,具体的时间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只要孩子有兴趣,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就可以通过亲子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温馨提示:
即使宝宝看不出有视力异常现象,3—4岁还是应该做一次的初步检查。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宝宝应有自己专属的毛巾,不用脏手去揉眼睛等。
不要让宝宝太早接触电视、电脑,除了应与画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之外(对角线6—8倍的距离),时间也应有所节制,最多看30分—1小时为限。
多去户外,多看绿地与远处。
在玩耍或是去郊外时,若有异物入侵或眼睛有外伤时,应去医院由专科医生处置。
多注意宝宝的姿势,且不要养成歪头、眯眼的坏习惯。
婴幼儿通常对画画和看图片兴趣很高,因此,带有插图的故事书,图片和文字不要太小,以免患上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