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8 日下午,一场以“进阶学生活动,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小学语文盟区教研活动在华山路小学展开,为老师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考。本次活动由三节展示课、一节讲座分享以及“执教者言说”和“观课者言说”几个环节组成,内容丰富,异彩纷呈。
活动伊始,由华山路小学的三位老师带来了三节精彩的公开课。张源老师执教《狐假虎威》第一课时,课上她以招募森林小演员为引子,把课文内容化为剧本,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最基本的故事复述入手,穿插字源识字等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讲述《狐假虎威》的情节。理解狐狸如何利用老虎的威势欺骗其他动物,还通过指导朗读复述“台词”,让学生初步把握故事脉络,为后续深入分析奠定坚实基础。
史航老师执教《狐假虎威》第二课时。史老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分析文本,达成思维的进阶升格。引领学生们融入情境,担任“金牌小演员”,分析角色的言语、动作、神态、心理,绘声绘色出演了《狐假虎威》情景剧;当“小编剧”,续编了故事后传;当“辩论家、小法官”,辩证思考狐狸的形象,以及寓言对生活的启示。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将寓言的智慧学以致用。
徐智慧老师更是别出心裁,精心设计并展示了一节跨学科课《为“你”发声:设计长江生态保护宣传册》。在之前的活动中,孩子们已经了解了长江生态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借助地域优势,实地走访参观了江豚科教中心,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运用跨媒介的形式(如文字、图片、图表等)整理和分析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最终完成了宣传册的前三页。这节课上孩子们回到课堂,当堂完成宣传册的最后一页——倡议书,号召人们关注长江生态保护问题,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中。这份宣传册不仅要展示长江生态环境的现状和保护成果,还要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长江生态保护问题,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展示课结束后,华山路小学教务处杨蓉莞主任进行了题为《挖掘地域优势,践行“攀登精神”》的讲座分享。杨主任从“确定课程目标”、“设计主题活动”、“精进课程管理”三个方面讲述了南京市华山路小学的语文跨学科学习规划。本学期华小依托学校毗邻长江的地域优势,结合本校的群峰课程及“攀登”精神,开展了以“攀山涉水,共护长江”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活动。更是在总结了上学期跨学科学习案例的基础上,学校教学部门针对教学方法不当、指导学生不足、跨学科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制定了“学习任务系列化”、“问题情境真实化”、“课程评价多元化”三个优化措施。讲座还运用丰富的案例和详细的讲解,让在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为大家在今后的跨学科教学研究中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宝贵的思路。
随后,史航老师作为授课教师代表进行了“执教者言说”。本次《狐假虎威》全程课的设计立足于思维进阶与学生活动梯度性的有机融合,围绕四级进阶:思维启迪,关注故事复述与情节把握;思维深化,着重角色剖析与主题研讨;思维拓展,进行角色扮演与寓意深化、创意续写;深入现实,带领学生切身体验与深度思考寓言中的道理。“执教者言说”环节让听课老师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了展示课背后的精心准备和深度思考。
最后的“观课者言说”点评环节,更是将本次教研活动推向了高潮。来自金中实小的李梦莹老师、中华附小的吕婕老师、陶行知小学的周薇老师,各抒己见,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课堂反应、核心素养的体现等多个维度对展示课进行了点评。特别是盟区首席窦丽校长,她充分肯定了华山路小学语文团队在语文跨学科学习方面的扎实工作,称赞了华小语文教师们的认真与努力。窦校长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低年级的语文课要放慢步调,必须将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二是高年级的跨学科学习设计要结合具身学习理论,鼓励学生去开展访谈、调查、问卷等多形式实践。
这次教研为建邺区第六盟区的语文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共同进步的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深刻认识到进阶学生活动对于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相信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些理念将生根发芽,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撰稿 徐智慧 编辑 王铨 审核 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