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山路小学!

新闻快讯
首页   →   新闻快讯   →   校园新闻   →   正文

关注课后习题,让学教更精准

点击数: 作者:王铨 发表时间:2020-11-17

关注课后习题,让学教更精准

                                  ——记第六盟区语文教研活动

 

2020年11月16日,第六盟区语文教研活动在华山路小学报告厅举行,前来参与活动的学校是:中华中学附属小学、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和陶行知小学。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关注课后习题,让学教更精准”,执教教师是来自我校的徐莎莎老师、陈妍老师和徐智慧老师,微讲座主讲人是我校的李静副校长。

徐莎莎老师执教的《比尾巴》是一首儿童歌谣。通过有趣的问答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动物尾巴的特征和用途,并感受语言文字的节奏和韵律。“伞上面的人字头,撇捺舒展开,就像是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伞布。点撇对称,横平竖直,这就是撑起的伞骨整节课多处结合语境随文识字,恰到好处地让汉字的音形义巧妙融合并显现多维度的朗读,让孩子入情入境在一问一答中自然体会疑问语气的上扬、童谣的韵律和节拍。整节课充分勾出了学生的朗读意愿给予了丰富的朗读体验浸润了实用的朗读技巧。

陈妍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是一则寓言故事。整节课设计科学合理,在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较好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我画你猜”游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图片的感染性、古文字的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想象。本节课也积极贯彻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以读促教,通过分角色朗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而老师的范读,对轻重音、感情基调的细化指导,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尤其是对感叹句和陈述句的对比朗读指导,充分关注课后练习,使得学习、教学更精准,使得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成为可能。

徐智慧老师执教的《大禹治水》是一篇古代神话故事。上课伊始,徐老师就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同学们带入到了洪水泛滥的困难时代。之后,徐老师又通过提炼课文大概情节,使孩子们对文本内容一目了然。在这节课上,她紧扣课后习题,以课后习题为支架,文本阅读为依托,通过随文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组词释义等方法,力求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徐老师还展示了真实场景的照片、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这些都加深了小朋友对文本的理解、对朗读的深层感悟。整节课堂既关注到了课后习题,也做到了篇章教学、重视朗读。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华山路小学李静副校长给大家带来的讲座。李校结合今天的三节课以及她对部编版教材中课后习题的研究与理解做了题为《聚焦课后习题 优化课堂教学》的讲座。她聚焦“课后习题”,从研究课后习题,明晰教学目标;依托课后习题,优化教学过程;基于课后习题,布置有效作业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不仅让我们认识到课后习题的重要性,也让我们了解了使用课后习题的策略。相信大家在她的启发之下,定能打开思路,发掘课后习题更多的内涵。

活动的最后,第六盟区的首席刘宁霞副校长对我校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及课堂常规的训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认为,语文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落定与游戏融入课堂是至关重要的。课后问题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什么时机较为合适,则是语文老师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1. 上一篇:华山路小学承办盟区心理教研活动
  2. 下一篇:督学引领,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