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华小语文组开展了校内教研活动,薛嫄和陈妍两位青年教师为大家展示了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的全程课教学。
《彩色的梦》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诗,诗歌语言精炼、极富韵味,读来朗朗上口。薛嫄老师先用一幅图引出本课的课题,顺势教学“梦”这个字:夕阳落林中,万物皆入梦。再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仔细探寻“彩色的梦究竟是什么?”整节课由浅及深,从字词入手,再到句子和段落,学生在一遍遍的品读中逐渐明白了本诗的内涵,品读出了本诗的韵味。
陈妍老师整节课的设计基于“童心”这一单元主题,兼顾“边读边想象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教学重点,先以“1、2小节中彩色铅笔画了什么?”这一问题复习导入,再以“彩色铅笔还画了什么?”这一主问题展开第二课时的教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观赏图片、诵读童谣、比较古今汉字等方式理解诗歌并展开想象。最后通过男女生对读、师生接读、小组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充分朗读,从而落实了教学目标。
随后,大家移步党建室聆听杨蓉莞老师带来的微讲座《浅谈儿童诗歌教学》。杨老师谈到,作为老师,我们要做有心人,为孩子创设多种情境、有创意的阅读。结合《彩色的梦》这首儿童诗,第2、3小节的朗读教学是本课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将课后习题“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渗透其中,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表达,激起学生畅快朗读的兴趣。
在专家评课环节,李静副校长对两位老师的具体教学环节提出了细致指导,如:在教学“彩”字时可以出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这样既能帮助学生了解“彡”所表示的含义,又能让学生立刻融入整首诗歌的意境之中;在教学第2小节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大块”、“大片”、“大朵”这些有新鲜感的词语等等。
活动的最后,刘校高屋建瓴为老师们提出了三点语文教学的宝贵建议:1.对于教材、文本的把握还要更加准确。2.要将语文要素植根于心,并围绕语文要素展开教学。3.低年级的课就应依据低年段语文教学目标,紧扣“朗读”和“识字”这两个基础目标组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更应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刘校还提出:“今后教研活动的评课环节要一日既往地落到实处,多进行‘诊断式’评价,更好地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信息员 王铨 杨蓉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