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览正文

教育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美丽的春天”环境评比的启示
发布人:张宗茜  发布时间:2014/04/14 16:10:41
 

教育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美丽的春天”环境评比的启示

柳  杨

目的:

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充分了解和认识评价主体多元化效应。

2、合理利用个体所拥有的资源,发挥其潜能,对其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活动的前期准备:

1、各班自行创设有关“美丽的春天”环境。

2、组织家长、幼儿、教师进行环境评比,填写“美的环境大家评”的记录表.

3、用录像的形式记录幼儿的评价过程。

活动的时间:2004年4月12日

活动的地点:教师办公室

活动的对象:全体教师、家长代表

活动的方式:家园互动式研讨

理论支撑:

1、互动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交互的作用或反应的过程,是不同主体间的相互的行动、行为。为什么要在教育活动中采用家园互动的形式呢?因为教育活动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它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单靠教师、家长、幼儿或其他某一方面都不能达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目标。而且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都要与幼儿保持平等、信任、尊重、理解的态度,形成与幼儿之间得互生、互补、互依的关系。互动使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发展。而家长、教师也能从孩子身上学到了纯朴的天性,获得对自己有价值得启示。

2、新《纲要》第四部分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活动过程:

一、教师的观点——见仁见智

主持人: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已成为家园共同关心的话题之一。在以往幼儿园环境都是由管理者制定评价标准、评价过程。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往往比较片面,带有主观色彩。《纲要》在第四部分“教育评价”的第二条中提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以及在第四条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可以看出,《纲要》关于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革新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单纯的管理者转变为幼儿园管理人员、同行教师、幼儿、家长以及教师本人的共同参与。所以我们这次就让教师、家长、幼儿一同参与进来,让大家都成为评价者。下面就请老师先来说说吧!

老师: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纲要》中也有所体现。我是以“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为指导,制定了我的评价标准: 1、突出春天的特色;2、展示自然界的美;3、结合本班环境特点,有本班的特色;4、幼儿的想象与家长的参与相结合;5、符合不同年龄段特点。

主持人:张老师的标准一共有5条,还特别提到了幼儿、家长这方面的资源。对于这些标准你们是否认同?

众教师:认同。

主持人:那这样吧,我们就以张老师的标准为模本,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或需要补充的就说出来,然后再共同归纳整理,行不行?

众人:可以。

主持人:那我们就开始吧。请周老师做记录人,把各位老师、家长、幼儿的不同标准记录下来。

老师:我想补充的是:“环境的创设要有教育性,为幼儿的学习生活服务”这样一条标准。因为在布置环境和投放材料时,有些教师没有真正从幼儿的需要出发,而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推测,对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实现什么教育目标也很少考虑,缺乏针对性。

老师:对,我也有同感,所以在我的评价中也有这一条,就是:老师在创设环境时必须要明确每一个墙饰的教育价值。

老师:我觉得要发挥环境的创设教育作用,老师的启发引导非常重要。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探索和操作。所以我定了这样一条:老师应该在环境创设中体现过程性管理,有孩子的观察记录。

老师:这个大班、中班小朋友年龄大一些会写会画,他们能自己做观察记录,对于托班、小班这个标准又怎么实行呢?

老师:他们可以讲讲、说说,或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教师的引导,让幼儿自己收集制作环境需要的材料等形式,归根结底就是教师不能把环境布置好了就不动了。环境创设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每个主题环境创设中随着主题的深入开展,墙饰也要不断的充实。这就体现了过程性的管理。

主持人:这其实就是体现了年龄段的特点,在标准执行中要考虑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体现年龄的层次性。

老师:我想提的一条标准是“能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充分合理利用空间进行创设”。因为我觉得每个班的活动室面积不同,结构也不同,可能你们班这样搞很漂亮,可到了我们班就不合适,或者是在我们班会漂亮,到你们就觉得不伦不类。

老师:这就是不能依葫芦画瓢,人云亦云。在环境的创设中要体现个性、要有创新,这种创新包括材料的创新,形式的创新,思维的创新等等。

老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我还想提一条那就是要节俭,有时为搞一个主题大家常花钱买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我觉得挺没必要的。

主持人:刚才是老师从教育者比较专业的角度制定了一些评价标准。我们也观察到家长听的很认真,我想作为家长你们的眼光也很独到,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应该也有许多不同的评价标准。下面我们请家长代表们说说好不好?大家欢迎

二、家长的见谛——独树一帜

雪儿家长:我觉得幼儿园的环境要美,要五颜六色的。要童趣、可爱,要给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幼儿园,要有家的感觉。因为孩子他从家庭走进社会第一个接触的就是幼儿园,所以这点很重要。

主持人:这点可以概括为“幼儿熟悉、喜欢本班的环境。”

凡凡家长:我们家长觉得老师创设的环境很美,但作为家长,我们更希望在环境中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孩子在环境创设中要能学到东西。

主持人:这点是否可以概括为“环境的创设能体现互动性、参与性”呢?

凡凡家长:我同意。

小杰家长:我觉得,既然你们是以“过大年”为主题,就应该让孩子走出教室,让孩子在庆贺中真真切切地感受过年的气息。虽然老师布置的很美,也很逼真,但这些都是假的,效果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出去走走,看看,去发现。

小豪家长:这次环境是以“过大年”为主,所以第一应该体现出“过大年”的主题;第二是色彩要鲜艳,不能太单调,要以“火红”为主;第三,作品是否完全出自孩子之手。因为孩子不拘一格,没有思维定势,发挥更自由,在他们眼中“过年”庆祝方式可能是更多种多样的,更简单,而且表现起来会有一种诙谐、朝气蓬勃、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过年”的表现方式不单是墙饰,而是处处都能体现过年的气氛。比如,有的班组织孩子去观赏花灯,我觉得这就很好。这是孩子眼里的春节,简单的、容易感受到的,而不是一幅抽象的话或是符号。

主持人:这位家长说的比较多,有很多也和我们老师的观点一样,但他突出了“主题要明确”的标准。

阿哲家长:刚才我听了老师们的话,觉得想的很全面,我是搞装潢设计的,我想从设计方面提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参考。我觉得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就像我给客户设计家装一样,首先要考虑到客户的需要。幼儿园里面老师就是环境的设计者,孩子就是客户。老师在设计环境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孩子的需求,要知道孩子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这样创设的环境才能得到客户——也就是孩子的认可!换个角度来讲,我作为一个设计者要通过设计来体现自己的风格,放在幼儿园来讲,你们创设的环境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主持人:这位家长太谦虚了,说得非常的专业,我想是否可以把您刚才的话总结为“将创设主动权交给孩子、体现特色”。

阿哲家长:可以。

主持人: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家长们发言的时候,有一个词使用频率最高,老师们,你们觉得是什么词?

老师:(异口同声)孩子,幼儿。

主持人:对,孩子才是环境的真正主人。现在就让我们听听“小主人”对我们的环境有什么样的看法。(播放幼儿评价录象)

三、幼儿的心声——童言稚语

主持人:刚才大家听到了孩子们眼里的环境,想必一定会有很多的感慨,大家来说说吧。

老师:我觉得孩子真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环境并进行评价的。

老师:孩子更关注的是自己的作品,同伴的作品在环境种中的展示。

老师:我发现孩子关注的是他视线以内的作品,所以今后在环境创设中我们要考虑到幼儿的身高,把环境创设在孩子的视野之内。

老师:听了孩子的话很感动,是孩子的答案打动了我。每个人都要用童心去看待问题,感动孩子的感动。

雪儿家长:我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也能作为环境的评价者,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

小杰家长:以前老师发动家长做东西的时候,我觉得比较烦,没想到孩子最喜欢的就是这些东西,看来,以后我们要更好的配合幼儿园,配合老师,做好教育工作。

主持人:这是我们第一次将家长请到教研现场,在活动中,倾听了幼儿的心声,阐明了各方的观点,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这次教研方式是我们初次尝试。下面请各位老师和家长用一个词对本次活动做一个概括吧。

众人:互帮互学、群策群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各抒己见、受益非浅、茅塞顿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资源共享、尊重幼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平等民主、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主持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是不同的,不全面的,就像盲人摸象。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大家都感受到只有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能把问题看全、看清、看透:认识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对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教师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这十分有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自觉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本次教研活动成功!谢谢我们的家长、老师,更要谢谢孩子,因为是孩子才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感悟!

反思:

本次我们教研研讨的主题是“教育评价的主体多元化”,采用了“家园互动式言讨”的形式。吸纳了家长的意见、聆听了孩子的心声,变单一的教师讨论为多元的信息互动,更是一种经验的分享。在这种形式中,每位成员既是研讨者,也是学习者。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应当聆听他人的意见,在吸纳他人意见的同时审视、修正自己的观点,最终达到共识。所以“家园互动式言讨”应该成为开展教科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当然,以这种方式开展研讨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需要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言讨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言讨者才能在精神上得到放松,畅所欲言,让大家无所顾忌地发表看法。

2、由于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强项,所以在以“家园互动式言讨”为主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事先确定的研讨主题选择言讨对象。

3、为了保证“家园互动式言讨”的质量,主持人和记录人应该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理论提升,帮助参与者从感性的经验中生成理性的认识。

4、此次教研活动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听取幼儿评价的时候是以播放录像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能详细记录幼儿的所有表现,提供详尽丰富的有关儿童行为及其发生环境等的背景资料,并可长期地保留。体现了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使言讨者能得到较为客观的结论。

5、教育评价按照评价标准可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评价三种。绝对评价以外在统一的客观标准作为评价标准,着重考察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之间的差距,这种客观标准只能反映对评价对象共同的基本要求,缺乏对个性差异的考虑。相对评价注重的是团体中的横向比较,适用于区分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而个体内差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为参照的一种评价,其参照标准从总体上来说是不一致的,是多元的,有一个评价对象就有一个评价标准。以对幼儿的发展评估为例,《纲要》在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中指出“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很明显,《纲要》主张慎用相对比较,反对用统一的标准(绝对标准)来衡量儿童,鼓励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强调评价时针对每位幼儿的特殊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充分照顾到了不同地区、幼儿园、儿童的个别差异,在评价过程中,不会给被评价者以过重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使每个个体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获得发展。

                

此论文获省级二等奖、 

编入春晖幼儿园十一·五”市级规划课题成果——论文荟萃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md6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南湖春晖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东升村57号() 电话:025-86400325 传真:
访问计数:
苏ICP备12059859号
快乐围棋
顽逗星早教
旋风跆拳道
旋转拉丁
智慧逻辑狗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