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览正文

小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发布人:张宗茜  发布时间:2014/04/14 10:44:49
 

小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马圣婷

案例背景:区域活动是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的自主活动。是一种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它通过为幼儿提供宽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材料,促进幼儿主动活动、自主选择、相互交流和持续探索,达到促进幼儿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要做到观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导在后,通过观察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并对幼儿的现有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但在区域游戏中教师以何种方式、方法介入?在什么时机采取什么参与方式?就是很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案例描述:

案例(一):

角色游戏开始好一会儿了,教师发现“牛奶站”的两个营业员站在门口无所事事,眼睛看着到处乱看,手里一直无意识地拨弄着小玩具,于是教师走进了“牛奶站”。教师问:“营业员,你们站在门口看什么呀?”幼儿回答说:“我们这里没人来,不好玩。” 教师又问:“怎么会没人来呢?” 幼儿回答说:“他们都不来买牛奶”。教师说:“哦,原来是这样。那要是他们的娃娃吃完牛奶怎么办呢?” 幼儿说:“我们给他们宝宝送去好了。教师说:“送货?不错。怎么送?” 两个幼儿热烈地讨论起来。不一会儿,一幼儿找来一辆手推车,装上货物就出发了。他一边走一边喊:“我给宝宝送牛奶来了。”这时,教师又来到旁边的建构区,孩子们都在七手八脚的搭建动物园,可是彬彬把动物园的围墙碰倒了,孩子们很生气都在埋怨彬彬,有的幼儿甚至要用武力来对付彬彬,这是老师发现了,立刻走过来说:“哎呀,围墙倒了小动物们都跑出来了,快把围墙搭好,不然大灰狼,狮子,老虎跑出来就不得了了。孩子们听完老师的话也不再抱怨,纷纷拿起积木搭围墙了。                                         

分析与反思: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巡视观察的过程就是认识了解和理解幼儿的过程,也是不断有新发现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一种直接介入的方法。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发现“营业员”因没有事做而无法深入展开游戏,便立即引导幼儿讨论和想象,使游戏情节有了突破。在建筑城,孩子们遇到了一些纠纷和行为问题,教师的及时介入帮助孩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避免了一场纠纷的发生。这些充分体现了教师巡视型介入能够全面了解每个幼儿游戏的一般状况。但缺点是对幼儿整个游戏进程的了解比较肤浅、介入行为容易产生武断倾向。

案例(二):

在创意区洋洋用直插的方法将雪花片拼了一个圆圈,亮亮进入区后并没有马上拼花片,而是这边看看,那边看看,最后坐下来,拿着两个雪花片拼接在一起,又停下来,从洋洋手上抢了一个片片,有从东东手上抢了一个片片,一时间创意区哄闹了起来,看到这,我走进结构区,说:“拼花片这么好玩,我也要拼花片。”边操作边说:“我要拼像框”“我先拼一根长长的筷子”“把这两根连接起来”,我自顾自的玩了起来,原本吵闹的孩子们看到我拼的那么认真,那么有趣,就纷纷安静下来,学着我的样子忙了起来。我将拼完的作品展示给孩子们看,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在忙活自己的作品,时不时还会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亮亮看到老师和小朋友在创意区玩得这么开心,也坐下来,认真地拼起来了,一会还来向我展示他的作品。

分析与反思:平行介入法是当幼儿对新出现的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喜欢玩某一类玩具游戏时,教师在幼儿的附近用与幼儿相同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对幼儿进行暗示性指导。从这个案例来看,由于所观察的是小班幼儿,行为暗示的作用十分有效,幼儿的游戏行为能很好的对教师的动作、表情、眼神等身体语言及提供材料、布置场地、动作示范等方式来对做出反馈,从而塑造更好的游戏行为。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小班幼儿年龄小,活动的目的性很弱,再加上他们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活动时常常会忘了自己该做些什么,经常玩与活动无关的事。如刚才案例中的亮亮小朋友来到结构区并没有马上进行操作活动,而是到处摸摸看看,还有些捣乱。对于这些小朋友如何指导才能既尊重儿童的兴趣,又能使幼儿较有目的地活动,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呢?我想: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参与操作,在操作中起示范作用,引导幼儿明确自己做什么,怎么做,从中又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如刚才的案例中,教师参与结构区幼儿的活动,在活动中边拼还边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的平行参与游戏,激发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又为幼儿提供了拼插花片的示范动作,使刚才注意力不集中的亮亮又转移注意力参与到创意区活动中来。

案例(三):

在幼儿角色区的游戏中,游戏中的爸爸妈妈在家里无聊的翻弄着家里的道具,抱着娃娃发呆,这时教师扮演孩子大姨到孩子家做客。由于好久没见面了,大姨抱着自己的侄子不够。忽然。大姨惊慌的说“孩子是不是发烧了?怎么这么烫”。这时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停下手中的活过来摸孩子,他们受了老师刚才的暗示都说:“是呀,孩子发烧了,快去医院”。于是爸爸妈妈抱上孩子就奔医院去了。

分析与反思:角色游戏属于自发性游戏,要想幼儿的自发性游戏纳入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应当学会善于通过游戏结合开展教育教学,寓教于玩,寓教于乐。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角色应是多变的。教师应根据游戏的需要,灵活巧妙的扮演各种角色,并通过与幼儿合作扮演引导幼儿愉快地,富有创造性地,丰富游戏内容玩好游戏情节。

案例(四):

在美工区孩子们都在用油泥做饼干,准备送到甜品屋去卖。可是不一会就有小朋友不停的来告状说“老师我们都在做饼干,可是文文非要做蛋糕,她还把我们做的饼干全都堆在一起说是这样就是蛋糕了。我来到美工区,文文委屈的告诉我,妈妈带她去过甜品屋,那里有蛋糕卖,而且比饼干好吃。听了文文的话我很受启发,我将今天发生的问题在游戏评价中提出,问幼儿:你们觉得我们以后应该做什么,美工区还可以做什么?孩子们纷纷表示可以做更多更好吃的甜品,不一定要局限做饼干。

分析与反思:小班幼儿受自身能力限制以及有需要教师支持的心理,特别是游戏中出现的求助和告状行为较多。教师为了保证幼儿游戏的正常进行不得不回应幼儿、出现在不同的游戏区域。对于幼儿来说,老师是他们最信任、最信赖的人,所以在当其遇到困难、困惑时,就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向老师进行求助。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就如以上案例,教师接到幼儿抛给教师的球,但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不露痕迹的又将球抛了回去,让幼儿拿主意,让幼儿决定自己的游戏。显然这样的介入是支持性的,而不是干预性的,在回应式介入中,教师并不参与游戏,但会积极帮助幼儿为游戏做准备,并随时为正在进行的游戏提供帮助,也可能提出适当的建议,以延伸儿童的游戏。

感悟:

做一个合格的观察者和指导者是一切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而区域活动的观察指导是一种极富灵活性、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观察这其中的确有着大学问。上述的四种介入类型可能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只有真正的去关注幼儿发展需要,及时发现并正确引导,以合作者、支持者、帮助者的身份进入游戏,坚持正面教育,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日后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

                        

备注:此文获市优秀教育案例三等奖

列入春晖幼儿园十一·市级规划课题成果——案例荟萃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md6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南湖春晖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东升村57号() 电话:025-86400325 传真:
访问计数:
苏ICP备12059859号
快乐围棋
顽逗星早教
旋风跆拳道
旋转拉丁
智慧逻辑狗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