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戏大学问
张 敏
一、背景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途径。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表明,他们正处于前规则阶段,他们没有自主意识,不会自我控制,更多的则是自发性行为。因此他们更容易被老师诱导着进行各种活动,他们有时似乎比大年龄幼儿更听话,他们的注意力似乎更容易被老师有趣的语言和动作所吸引,更容易在老师和同伴的情绪感染下一起做同样的事。但是年龄越小同龄之间的差异性越大,教师很难估计这么小的幼儿原有经验和预计活动过程的各种可能性,其实不然,托班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也会有突发其想。
案例(一)描述“小兔吃青草”
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我用启发式语言说:“小兔最爱吃什么?”幼儿回答:“喜欢吃胡萝卜、青草……”于是我就开门见山:“小兔最爱吃青草了,今天我们给小兔添上青草吧。先用绿色彩笔从下往上画,涂的时候要注意……”我边讲边在黑板上示范。这时只有坐在前面中间的少数孩子认真听着看着,而坐在旁边和后边的孩子有的东张西望,有的翘着腿、有的玩画纸,还有的在互相说话……
分析反思:
托班幼儿具有直观形象思维、空间感知范围狭小、注意力易分散、依赖性强等特点,他们需要与教师近距离接触;需要随时看到、感觉到老师的活动,才能保持注意;需要童趣化的情境,才能激发兴趣。 在“小兔吃青草”美术活动中,教师为了维持良好的常规,为了让所有孩子都能看清楚,往往处在一个离孩子较远的位置进行讲解和示范,无意间疏远了孩子、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其实,作为托班的教师完全可以打破座位空间的限制,让每个孩子都能靠近教师,都能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帮助。不妨把孩子带到室外,教师和孩子一起玩“小兔吃青草”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老师同伴在一起吃青草的快乐。从而在游戏中感知青草是绿色的。然后再请孩子用彩笔画青草,鼓励孩子在玩中画,在玩中学。
案例{二)描述“我喜欢玩米”
托班主题活动“香喷喷的食品”有一个玩米的活动。活动室里放着四个大水盆,旁边的盆里许多米和各种容器。我说:“今天我们来玩米好不好,请小朋友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各种容器玩米,还可以来淘米。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兴奋得把手放进米盆里。浩宇将罐子扔进水盆时,水花溅了出来,溅到了浩然的小脸上。浩然兴奋的尖叫着,也拿起了一个罐子重重的扔进了水盆里,飞溅的水花落在周围孩子的脸上、身上。还有的幼儿将米撒在地上,这下,班级可热闹了,不仅有米、有水、还有孩子们的欢笑声……
分析反思:
托班孩子责任意识较弱,活动的兴趣点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容易受环境及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件的影响。“玩米”活动会出现上述情景是由于孩子对水花更感兴趣。而忽略玩米的活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适当调整活动过程。在满足孩子玩水欲望后,适时的将孩子的注意力放在“玩米活动中,可以将幼儿分组,一部分幼儿玩米,一部分幼儿淘米,互相交换,这样效果将会更好。
案例(三)描述“蚂蚁搬豆”
活动前,胡老师精心的设计了活动场地及活动器材的摆放:平衡木搭成的小桥,半圆形的山洞,在另一端散放着沙包(豆),游戏开始,蚂蚁妈妈说“小蚂蚁们,在山洞的那边有一些豆豆,我们现在就去把豆豆搬回来储存起来准备过冬好不好?搬豆的路很长,我们要先爬过小桥,再钻过山洞,搬到豆豆后再爬回来。小蚂蚁们都听清楚了吗?”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一脸茫然的看着我,胡老师只好又重复了一遍游戏的任务。游戏开始了,只见孩子们有的跑、有的爬,拿到沙包后迅速往回跑,对胡老师设计的小桥、山洞、垫子视而不见。只见胡老师着急的说“你们有没有听清楚蚂蚁妈妈刚才是怎么说的?”
分析反思:
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蚂蚁妈妈”却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分析托班幼儿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就会发现原因所在了:托班孩子对他人的语言加工处理水平相对较弱,如果对方语速较快,孩子就会听不清楚;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短,瞬时记忆不发达,因此他们理解较长或复杂的语句有困难,需要教师配以动作示范才能理解。
三、建议改进:
(一)改变情景,激发兴趣
1、创设童趣化、游戏化的情境,让每个孩子都能以角色的身份融入活动之中,激发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
2、改变常规式教学,随意、自由的围坐在教师周围是最好的一种活动游戏形式,最好能与教师有一些肌肤接触,以增强安全感、亲密度,让所有孩子都感觉到教师的存在和对自己的关注。
精心设计,适时转换
1、作为托班的老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需。游戏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把握托班孩子应有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精心选择内容,设计活动。
2、仔细观察,正确判断。教师要根据出现的各种现象,分析活动的目标和特点,并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某一活动适合集体活动还是适合区域活动。
3、预设、生成巧转换。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挖掘生成内容,适时调整游戏过程或更换游戏目标。随机教育对于托班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途径。因为托班的孩子情绪变化大,共同生活的经验少,偶发事件会比比皆是,任何一位有经验的老师都不可能把所有的事件都预计其中,这就需要老师善于观察问题,能够敏锐地判断。由于随机教育运用得当,你的教育就能发挥出积极的支持引导作用都会有成功的希望。
明确要求、规范语速
1、对于托班孩子来说,教师的语速不能过于太快、要尽量放慢并多次重复,确保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
2、讲解游戏时语句要短小、简练,不宜过多。要求要明确,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多用孩子熟悉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与表达方式,避免过多生疏的附加成分。
3、在游戏活动中,要给孩子动作示范,有利于孩子明确活动规则和程序。
总之,游戏对托班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可以从游戏中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获取信息。这些信息的不断涌入,会促进幼儿主动交往、积极思考等能力的发展,而新奇、熟悉的玩具可以激发幼儿新的创新和探索。因此,游戏是幼儿自主发展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设计、组织符合幼儿兴趣点、贴近幼儿发展水平、有利于调动幼儿思考能力和解决日常幼儿不恰当行为的游戏,能为幼儿的开放性思维提供更大的探索空间并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备注:此文获市优秀教育案例三等奖
列入春晖幼儿园“十一·五”市级规划课题成果——案例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