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览正文

小议素质教育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渗透
————从幼儿园开展“做中学”得到的几点启示
发布人:张宗茜  发布时间:2014/04/14 17:11:41
 

小议素质教育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渗透

——从幼儿园开展“做中学”得到的几点启示

周满丽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让学龄前的幼儿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可以使他们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成长打下基础,也是探索实现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以“做中学”为主,正是素质教育在幼儿园中的最好体现。

学习科学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指对科技的学习(学科学),即研究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科技;另一方面是指为了科学地学习而研究学习的科学,即把学习置于有关科学的指导之下。

以下是笔者观摩的两节较成功的探究活动,也就是“做中学”案例。从这两个典型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素质教育的根本不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不是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而是为了提高幼儿素质,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幼儿园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的教育。

案例一:大班“旋转飞机”

1、教师与幼儿讨论前几天做的螺旋实验

师:你们发现它们是怎么旋转的,哪些的回力大

2、教师出示自己做的玩具飞机,让幼儿尝试用自己认为可以的材料模仿制作

师:我用松紧带做了个飞机,你们想想松紧带在飞机里是怎么摆放的?

3、幼儿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它的制作过程

案例二:中班“会变的蝴蝶”

1、观察蝴蝶的样子

师:这几只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观察一下,它们的影子呢,我们来猜想以下,把你们的猜想记录下来

2、对比不同

师:做实验时看看需要哪些材料。你们做出来的影子蝴蝶和真蝴蝶一样吗?为什么有些很相似但不同?花纹怎么变没了?

3、扩展、发散思维

师:怎么变得有花纹?下次变没有或变出来看看会是什么效果?

“做中学”这种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清晰,虽环环相扣但不留痕迹:其中教师接纳、主动的态度;幼儿平等的交往以及孩子们的自信、大胆;无论是从思维还是语言表达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反观我们平时的科学探索活动,常常有这样的模式,教师在讲述关于“某个关注对象”的知识时,往往从名称、起源、习惯或是习性、应用等这几个方面来说,大而笼统。其中研究的对象是教师指定或在教师“引答”下幼儿得出的,幼儿不大感兴趣;另外知识与知识的相互剥离,导致在探索的活动中,有一大半的幼儿不知如何操作;教师的介入常常导致成功的“千篇一律”;当活动结束,幼儿之间分享成果的时候又往往不知怎么表达,为科学活动彻底画上了句号。“纲要”中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反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的、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满足和成功在这里得到了最好体现。

素质教育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渗透也让我们教育者反思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到底我们学什么,怎样学;教什么,怎样教?从“做中学”的案例以及本园的科学探索尝试活动中,我们得到了以下启示:

一、学“问”

学问学问当然先学“问”!问也就是质疑,会不会问是一个方面,有些问题的提出很直接,根据生活的经验也就只会有一个答案,如“会变的影子”中的提问“什么时候会有影子”的答案概括起来就只有一个“有光线的时候”,这时没有给幼儿问其他问题的空间,而恰恰是同一话题在观察影子的时候,幼儿就会发现不同:“会有完完全全的影子”、“会有被遮挡的影子”、“会有被削弱的影子”。这时就留有了问的余地、问的空间,思维就这样被打开了。当不会问的情况发生的时候,教师不能着急,一味强求反而会适得其反。当你创设的条件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幼儿之间“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也就会自然而然的“触类旁通”了。当然学“问”的关键还在于头脑中相似的知识或经验,试想一个人在知识尚不多的时候,对眼前出现的新问题尚无与之相似的知识或经验,他能提出问题来解决吗?因此学问的关键也就在于幼儿知识面的扩大,经验的积累以及教师留给幼儿提问的空间是否宽松。

二、学“说”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你的学术再棒,研究成果再显赫,说不出来也是浪费资源。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对培养幼儿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说语言活动中的儿歌、欣赏等要求口头表达的内容更形象、生动的话,那么科学探究就要求幼儿说话更准确、精练,因此科学活动对培养幼儿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也许你可以加一些这样的形容“水缓缓的留下来”“美丽的蝴蝶翩翩飞舞”,可是在表述结果,就需要准确无误、而且逻辑性强的语言了,因此我们有责任“教书育人”,让幼儿学说。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幼儿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讲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都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幼儿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大班整合教材《有趣的钟》,教师如果只要求让幼儿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间,而不让幼儿说出自己是如何根据时针分针位置判断时间的,活动就无法体现出幼儿的思维推理过程,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md6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南湖春晖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东升村57号() 电话:025-86400325 传真:
访问计数:
苏ICP备12059859号
快乐围棋
顽逗星早教
旋风跆拳道
旋转拉丁
智慧逻辑狗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