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览正文

让教师说好每节课
发布人:张宗茜  发布时间:2014/04/14 17:01:03
 

让教师说好每节课

   张宗茜  王晶晶

一、什么是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行政领

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以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活动过程。

、说课的意义及作用

说课是有理论、有实践的备课表述过程;是非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是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一种主要的研讨形式和表现形式;是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也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常规性内容。这种教学活动形式对落实课程标准精神,研究教材内容和教与学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对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说课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 

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备课能力就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传统备课多是教师封闭式的个人备课,由于个人的文化水准、认识能力、教学经验的差异。《幼儿园教育纲要》的颁布,对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时刻为幼儿创设一个能激发幼儿兴趣、情感、个性特点、注重幼儿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工作中重视用鼓励、支持、诱导、帮助等方法与方式,促进幼儿的发展。 

说课将传统封闭式的备课开放化、理论化、实践化,同传统封闭式的备课比较,主要有三点好处:

1、使备课更全面。传统的备课是教师自己备课完毕,就直接走进课堂进行教学,因此有很多不周到之处。说课则是备课后先对老师们说,不仅要说过程,还要说教材分析、学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设计意图、理论依据。说课后众人共议,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经过充分全面的准备后,再走进课堂,效果必然好于前者。

2、使备课更精深。说课多了一个备课的深加工过程,能明显提高备课质量。

3、对备课更重视。因为说课是面向同行,所以说课者非常重视。在备课时要学习很多知识、方法、理论,要细致地钻研教材,分析学况,精心准备说课,反复推敲教学设计,甚至还要多次请教他人。

(二)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课堂教学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说课一定要在理论指导下去研究内容、方法、过程。这里所说的教学理论是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论基础。

说课对教学过程中重点环节设计意图的表述,主要是理论方面的内容。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明显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没有理论指导,教学就没有高度,就不会吸引幼儿,成为无源之水。

教师可以多形式、多层次地组织说课,如让教师轮流说,大家共同议,取长补短,使认识统一,知识统一,进度统一,达到备课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也可以把说课列入计划,形成制度,作为全面锻炼队伍、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三、怎样说好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素。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能够驾驭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这是因为:只有全面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只有深入地分析教材,才能对教材的结构、教学程序、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做到清晰自如,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只有对教材的作者、编者、与学者的心了然于胸,才能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多元目标。因此,教师必须钻研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分析教材逻辑系统,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并侧重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教学的知识重点、能力点与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有机结合。以中班语言活动《鼠小弟的小背心》为例:

说教材

1、说活动设计意图    这是一部带有幽默风格的作品。我们先来看一看这本书的版式与构图:封面有一个绿色的边框,空白的上部写着红色的书名,下部中央是一只穿着红色小背心的淡墨色的小老鼠。进入到正文,则分成了左右对衬的文字页与图画页,文字页是绿底白字,而图画页依然保持了那个绿色的边框。它就好比是一个舞台,铅笔画的鼠小弟、鸭子、猴子……一个个鱼贯登台亮相,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可笑而又温情的话剧。用上野纪子的原话来说,这是一本起承转合非常清楚的图画书,把鼠小弟高兴、惊讶、悲伤、放心的表情,巧妙地穿插到了绿、红、黑的单纯的色彩与构图以及登场的动物们的表情与小背心的变化之中。它的乐趣就在于读者可以一边读,一边猜推结尾是怎样一个结局,结尾的意外性中所流露出来的幽默与悲伤,让大人也爱不释手。

书本的魅力是否能被幼儿接受呢?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这本书内容简单、情节有趣,形象鲜明,语言诙谐,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故事的结尾虽有意外和伤心却不乏温情,能使幼儿善良的童心得到安慰。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环境限制,缺乏与周围人相处的经验,普遍存在对周围事物缺乏感情的行为,所以这一内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2、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者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句子。”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从认知、情感两方面入手,将目标定为:(1)、能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想象故事情节。(2)、理解并会讲述故事内容。(3)、享受故事带来的诙谐、幽默和趣味性。

3、说活动重点与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难点是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想象故事情节。

(二)说教学活动准备

教学准备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的物质准备,包括教具学具、视听、设备、操作材料、场地布置、位置摆放等;一类是无形的心理准备,包括气氛氛围、课堂秩序、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等。再以中班语言活动《鼠小弟的小背心》为例:

说活动准备:

1、为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制作相关课件,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让静态的、呆板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生动的情景。

2、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物品怎么了?是怎样坏的?教师平时提供大量的物品,及都是被损坏的,让幼儿说说,他们是怎样变成这样的?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三)说教法

说教法:就是根据本课题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说出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理论依据。

虽然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即使是再好的教学设计,一旦脱离幼儿年龄特点,违背幼儿的认知规律,也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教与学和谐发展,就要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对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结构、各种能力水平、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作详尽的分析,才能确定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由此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在中班语言《鼠小弟的小背心》活动中,教师是这样表述的;

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两种教学方法:

1、 视听讲结合法:这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采用的。视就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透彻。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课件。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追问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小背心怎么会变成这样的?”“为什么和这几个小动物有关呢?”等。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幼儿通过在活动中集体讲、个别讲、与同伴讲等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反复讲述中理解故事的内容。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2、设置悬念法:教师通过递进式的提问,给幼儿若干线索,让幼儿在想象猜测故事的情节中理解故事内容。这是解决本次活动重难点的有效方法。

(四)说学法

说学法不能仅仅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这一层面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说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合作与交流”为主要特征,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

要说好学法,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幼儿,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新摆好师生的位置。其次,要注重对某方法指导过程的阐述,如教师是通过怎样的情景设计指导幼儿学习,幼儿在怎样的活动中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出何种科学的学习方法等,让幼儿在“学会”的同时“会学”。因此在中班语言《鼠小弟的小背心》活动中教师这样写道:

说学法

我们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等方法,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1、观察法:通过观看课件,视觉与听觉结合,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感受色彩带个孩子的视觉冲击,课件以黑、白、灰为主,只是偶尔出现一点红色、粉色的妆点,大量的留白,不用满满的刻画限制孩子的想象。

2、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3、思考法:通过教师适当地提问,激发孩子们想象、思考、感受,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五)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就是指教学活动的系统展开,它表现为教学活动推移的时间序列。通俗地讲,就是教学活动是如何发起的,又是怎样展开的,最终又是怎样结束的。

说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只有通过这一过程的分

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才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程序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仍以中班语言《鼠小弟的小背心》活动为例:

说教学程序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1、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想象故事情节;2、教师完整播放电脑动画《鼠小弟的小背心》,中途引导幼儿说出角色对话;3、播放电脑动画《鼠小弟的小背心》,师生共同讲述;4、提供新的线索,发展图书的新内容。

对环节1的诠释:这一环节是让幼儿理解掌握故事内容,也是完成教学重点的主要环节,我分为三个小部分:

提供线索一:了解故事的开始与结尾部分,想象故事的中间情节。设计提问:小背心怎么了?鼠小弟的小背心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提供线索二:播放电脑动画,提供故事中的主要角色,鼓励幼儿再次想象故事情节。设计提问:这几个小动物一个比一个怎么样?为什么和它们有关呢?(教师再次鼓励幼儿猜想故事情节)

提供线索三:教师播放故事情节一,小鸭子与鼠小弟之间的对话,启发幼儿猜想故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设计提问:谁想穿鼠小弟的小背心?它对鼠小弟怎么说的?小鸭子穿上鼠小弟的小背心合适吗?为什么?谁知道鼠小弟的小背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通过三条线索的提示,猜测的范围越来越小,幼儿的思维也越来越合理,整个故事的情节也逐渐被幼儿接受。

对环节2的诠释:第二个环节是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有利于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涵。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老师看见有很多小朋友都笑了,为什么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好笑呢?”让幼儿在学一学、做一做、说一说中感受故事的诙谐与幽默。

对环节3的诠释:师生共同讲述。在这一环节,老师把故事的叙述部分该成简单的旁白,主要让幼儿联系角色的对话及表演相应的动作。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解,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对环节4的诠释:提供新的线索,发展图书的新内容。此环节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鼠小弟怎么了?怎么才能让鼠小弟开心呢?”萌发幼儿对朋友的关爱之情,并学习如何关心同伴,进一步升华主题。

活动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妈妈又给鼠小弟织了一件小背心,这次它还会借给别人吗?”在活动的开展前我进行了前反思,就这个问题我预计到也许有孩子会回答“不借了”,如果是个别现象我将会忽略不计,在课下与孩子交流,如果是大多数孩子说不借,我也不会用说教的方式让孩子在活动中接受我的观念,因为《鼠小弟的小背心》是一个系列绘本,在每一本书中,他把背心一次又一次借给朋友,而背心一次又一次被朋友弄坏,在这看似重复的情节中,小老鼠感情的变化却是我们丰富的教育资源,它多像我们的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但最终能和睦相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关爱节开展这样的系列活动,通过这样的绘本教学,让孩子在感受鼠小弟的情感变化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接受爱的教育。

总之说课,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创举,是教研活动不可忽视的一环。开展好此项活动,将大大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作为说课活动的主体,必须努力使说课的每个环节到位,做到“说深”、“说实”、“说准”、“说精”,把握好说课艺术。

此论文获市三等奖

编入春晖幼儿园十一·五”市级规划课题成果——论文荟萃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md6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南湖春晖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东升村57号() 电话:025-86400325 传真:
访问计数:
苏ICP备12059859号
快乐围棋
顽逗星早教
旋风跆拳道
旋转拉丁
智慧逻辑狗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