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览正文

浅析幼儿在打击乐演奏中出现的问题
发布人:刘洁  发布时间:2014/05/11 17:58:31

名称:浅析幼儿在打击乐演奏中出现的问题

时间:2012年12月

攥写人:刘洁

备注:获市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

浅析幼儿在打击乐演奏中出现的问题

摘要:打击乐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幼儿注意倾听演奏的整体音响效果,注意倾听自己的演奏与他人声部是怎样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并注意体验整体音响在流动中不断变化的趣味性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乐趣。幼儿在打击乐演奏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呢?第一个问题,幼儿在打击乐演奏中没有合作的意识;第二个问题,在打击乐演奏中幼儿不会看指挥。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打击乐 合作 演奏 指挥

打击乐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幼儿注意倾听演奏的整体音响效果,注意倾听自己的演奏与他人声部是怎样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并注意体验整体音响在流动中不断变化的趣味性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乐趣。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幼儿在打击乐演奏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问题一:在打击乐演奏中幼儿没有合作的意识

“合作演奏”是指幼儿注意倾听演奏的整体音响效果,注意倾听自己的演奏与他人声部是怎样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并注意体验整体音响在流动中不断变化的趣味性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乐趣。现实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为了突出自己,把自己手中的乐器敲的很响或者敲的很快,显示自己的节奏感很强等等不和谐统一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进。

首先,可以通过扮演小乐队,增强合作兴趣。以扮演乐队小队员的方式进行,一旦幼儿担任了某一角色,在行动上受角色的约束,并为完成这一角色的任务而付出努力,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增强,能服从集体听从指挥,而且能管好自己的乐器积极参与合作,大大增强了集体责任感,以前每每拿到乐器后幼儿总喜欢敲敲打打,摇摇摆摆,从进行了乐队演奏后,他们感受到只有听从指挥的声音才是整齐、有序、好听、美妙的声音,幼儿从意识行为上对自己有了约束,明白必须服从指挥,乐器拿起后不低头看乐器,要看指挥,准备开始训练演奏。小乐队准备好了一切,就要演出了,让幼儿先分别想象正在为台下观众演出,幼儿想到自己是个乐队队员正在演出时,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活动的主角,始终都在积极参与合作,培养了幼儿思维的多想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孩子在活动中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表现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

其次,就是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不同的打击乐器有着不同的外形和音响效果,幼儿最初对打击乐产生兴趣来源于对打击乐本身的兴趣。有趣的外观造型,尤其是打击乐器奇特的音响效果深深地吸引着孩子。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拿着小乐器叮叮当当地敲着,尽管由于方法不对音响效果不好,可幼儿却十分投入,十分地满足。

最后,帮助幼儿克服不良心理,大胆与幼儿交往合作,可以从培养幼儿对打击乐兴趣入手,提供打击乐器让幼儿自由探索,在一日生活中,恰当地,不断地提供音乐刺激,让他们自然地接受音乐熏陶,生活在音乐的天地中,以激起愉悦的情感和兴趣。来园接待、早操、活动间隙、进餐,饭后活动、散步、午睡、起床等各个环节都播放不同性质的音乐,有节奏明快的童谣,雄健有力的进行曲,柔和安静的摇篮曲,缓慢流畅的舞曲,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从而激发他们想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平时带领幼儿散步时有意引导他们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联想到象什么乐器的声音来丰富幼儿的乐器的种类和有关乐器的知识,渐渐地幼儿对打击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让幼儿欣赏一些打击乐表演等,来激发幼儿要向表演中的小朋友一样,只有和大家一起玩,才感到快乐。孩子在幼儿期最感兴趣的活动就是游戏,游戏化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势必会激发幼儿的兴趣,效果自然要更好一些,就是普通的节奏谱也可以加上有趣的情节和动作来表示以更好的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例如:节奏型(××× ×××)如果用枯燥的视谱演奏的方法来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如果我们以游戏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咯咯哒 咯咯哒)来形象的比喻,相信孩子们掌握起来就会很容易。

问题二:在打击乐演奏中幼儿不会看指挥

学习看指挥是打击乐演奏的一个核心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幼儿学习看指挥来合作进行打击乐演奏。幼儿打击乐演奏活动中的“指挥”和“看指挥演奏”内容的学习,对幼儿音乐学习和全面发展有着特殊意义。通过让幼儿学会看别人指挥和学会自己指挥的过程可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整体音响结构,让幼儿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以及与人相协调。 “指挥”是整个演奏活动的灵魂,起着提示和调控的作用。

在打击乐活动中幼儿为什么会出现不会看指挥的现象,分析原因如下:

1、现在的幼儿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在打击乐活动中也是这样,只顾自己打击乐器,不能注意教师的指挥;

2:还有一部分幼儿是因为不理解指挥的意思,看不懂教师的指挥,所以不能按照指挥演奏。

3、指挥者本身对乐曲理解不深刻,手势含糊。

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应用一些策略,来帮助幼儿学会指挥或看懂教师的指挥: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首先让幼儿注意看教师把手伸出并同时听到老师说“敲”,才能开始敲;教师把手放开并同时说“停”,马上就停下来。 其次让幼儿只根据教师的手势来开始敲和停止敲。在以上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教幼儿学习敲击强弱或快慢。如教师两手伸出握拳由上向下用劲地一下一下挥动,就表示敲击的声音应该是响的;教师身体前倾,双臂屈在胸前轻轻触碰双手的食指,就表示敲击的声音应该是轻的。教师双手由内向左右外侧大幅度慢慢摆动,就表示敲击的速度是比较慢的;教师双臂屈在胸前半握拳由上向下小幅度快速弹动,就表示敲击的速度应该是比较快的。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中班幼儿的记忆、注意、协调能力及节奏感、音色感、乐句感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可开始教他们学习看指挥分乐句轮流奏,即某些乐句或乐句中的某些固定部分由某一种或几种乐器来演奏,另一些乐句或乐句的某些固定部分由另一种或几种乐器来演奏。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重点要求幼儿学会看懂手势的意思:第一,教师的手指向哪一组或几组乐器,并由上向下击出节奏型,就表示被指到的乐器组应按教师击出的节奏型来进行演奏。第二,教师的手由内向左右两侧划出节奏型,就表示全部乐器应同时按教师击出的节奏型齐奏。第三,有时有些乐器(如铃鼓)需要作一些特殊的奏法,如划圈摇、上举摇等,教师做出相应的模拟动作提示该乐器奏法的变换。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通过小、中班的系统教学,已基本可以进行多声部的看指挥合奏。这时,教师可开始把学习看指挥的重点摆在以下这些更细致的指挥处理上:第一,同一节奏型内的音色转换。如:节奏型 × ××  第一拍由某种(或某些)乐器演奏,第二拍由另一种(或一些)乐器演奏,教师指挥手势的变换节律加快了,要求幼儿能更快地对老师的起、止作出反应。第二,特殊奏法应用更频繁,要求幼儿更加注意观察和跟随教师模拟动作的变化。第三,单独另外加入的特色乐器更多,要求幼儿有时要在看教师指挥别的声部时,保持自己声部的独立性和正确性。

打击乐器演奏是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还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组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能力,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为了陶冶幼儿良好的情操,更好地促进幼儿打击乐演奏的能力,因此我们将继续在今后的打击乐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通过实践和研究,从而更好的去解决打击乐演奏中出现的问题。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md6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南湖春晖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东升村57号() 电话:025-86400325 传真:
访问计数:
苏ICP备12059859号
快乐围棋
顽逗星早教
旋风跆拳道
旋转拉丁
智慧逻辑狗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