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09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表二)
编号
|
|
类别
|
幼教
|
课题名称
|
幼儿打击乐合作演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
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
|
课题界定: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指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使用幼儿专用的乐器进行演奏的活动。
合作演奏是指幼儿注意倾听演奏的整体音响效果,注意倾听自己的演奏与他人声部是怎样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并注意体验整体音响在流动中不断变化的趣味性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乐趣。
通过这项研究,可以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使他们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功,提高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力和鉴赏能力。
|
课题的理论依据或相关政策依据
|
理论支撑:
1、著名音乐家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而在打击乐中,节奏则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准确地打出各种节奏型,也就不能整齐协调地进行演奏活动。
2、一位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说:学习音乐最好从打击乐开始学习,因为打击乐最容易发出声音。打击乐教学已成为音乐启蒙教育的趋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目标中指出:“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现代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的美感作用与人才素质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音乐是培养美感的最好的手段之一,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因此在我们日常的音乐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幼儿情感方面的培养。当前幼儿音乐智能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的重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音乐方面的培养,于是,很多的孩子都被送到幼儿园、兴趣班、琴行去学习乐器。但是由于有些兴趣班、培训班缺乏一定的专业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器乐教学上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过分注重音乐的益智功能,忽视音乐的多种教育作用,老师、家长过分注重孩子的进度,忽视孩子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我园节庆课程对音乐所提出的的目标是:学习多种唱歌形式,积极创编歌曲和动作。能较自然地随音乐做多种动作。喜欢用打击乐器和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更重要的是要求幼儿懂得集体艺术活动的规则,学会合作,喜欢和同伴一起参与艺术活动,享受集体艺术活动的快乐。
由此我认为以主题进行大班打击乐器合作演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目的是探讨大班打击乐器合作演奏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建立大班打击乐器合作演奏的模式,促进音乐智能水平的提高,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发现打击乐活动中幼儿合作存在的问题。
2、对问题进行分类并寻找解决的方法。
|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
1、查阅文献,找出对于本研究有借鉴意义的文献,找准自己研究的立足点。
2、选定课题:幼儿打击乐合作演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3、确定对象:确定本园大班幼儿(年龄均为6-7岁)和大班教师为研究对象。
4、班级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交流心得,找出目前在打击乐合作教学中幼儿与教师出现的问题。
5、寻找解决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运用,在教学中找出提高幼儿合作演奏的方法。
6、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本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法,结合文献法、个案法来对打击乐器合作教学进行实践与研究。
1、文献法:查阅有关打击乐的理论文献;参考其他一线教师开展打击乐活动的方法。
2、个案法:通过对幼儿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教师的教学过程。
|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
研究条件:
1、有一定的文献资料
2、有其他教师的支持
3、本人曾参加过区音乐教研组,对打击乐有一定的了解。曾对全区开展过打击乐的公开课。
预期成果:
1、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案例
2、教师的专业成长
3、研究报告
|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
|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
|
说明:1、本表中类别可分为中语、小语、中数、小数、英语、思品(包括心理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化学、物理、历史、地理、生物、科学、幼教、职教、信息、音乐、体育、美术、其它等19类。
2、本表的编号由各区县教科室(所)填写,个人不必填写。
3、本表由各区县教科室(所)报送市教科所审批,市直属单位直接报送市教科所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