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览正文

个人课题:多媒体技术(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人:张宗茜  发布时间:2014/04/15 16:18:54
 

南京市2007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编号:             

姓    名

谢维东

所在学校

南京市春晖幼儿园

邮  编

210017

性    别

职    称

小学高级教师

学  科

电教

文化程度

本科

所在区县

建邺区

电  话

13952099161

课题名称

多媒体技术(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多媒体技术:即利用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和数字化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处理、存储和传播的技术。

多媒体教学: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本研究旨在发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运用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改善幼儿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状况,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进行教学能力。

理论依据:

1、杜威认为:“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可见,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这就是杜威倡导的“新教育”(或“进步教育”),也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他指出了在教学中要以儿童为中心,充分调动儿童的主动性、操作性。而多媒体教学则提倡主体性教育。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的主动交互功能,产生出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这种交互式的教学过程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导向,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2、“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要提供给幼儿生活化、真实的情感。而多媒体教学的中的宽松而愉快的情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形象生动的图像能有效的促进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内容的生活化、真实性更能被幼儿所接受,声画并茂的课件能有效的丰富幼儿的情感。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现在有很多涉及多媒体的研究,诸如幼儿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原则、幼儿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和作用、多媒体教学在各活动分支领域中的应用等等。

我园开展了节庆特色课程以来,非常提倡多媒体的运用,如“动画节”这个主题下的诸多活动都是通过多媒体来完成的,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我园节庆特色活动教学实施中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状况,以期发现运用中的具体问题,摸索出解决的策略,改善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状况,同时提高我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我园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探索解决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的策略。

3、与我园其他老师一起共同实践解决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的策略,改善教学的行为。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1、查阅文献,找出对《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有借鉴意义的研究内容,找准自己所研究的立足点。

2、确立研究的课题:《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3、确立研究的对象:调查阶段 :全园各班

                   策略实践阶段 :大一班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范式,具体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和访谈法。

1、调查阶段 :非参与性观察法,即在全园随机听各班多媒体教学活动。访谈法,即就具体活动与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等等。

2、策略实施阶段:参与性观察法,即研究者主动参与其中,与任课教师共同研究多媒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践、实施后的反思总结等过程中。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研究条件:

1、关于课题的一些文献资料、理论资料。

2、我园各位教师的积极配合。

3、曾参与本园“九.五”、“十.五”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是主要成员,承担了课题研究中的活动设计、实施、反思等 方面的研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多篇论文获省、市、区级奖励,是区级骨干教师。

研究预期成果:

1、研究过程中,制作的一些与教学活动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研究报告。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是电脑多媒体技术的简称,多媒体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和数字化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处理、存储和传播的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以其优越的教学功能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它不仅更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能够更生动地展现教材,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是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最佳手段

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他们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学活动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形象化、生动化、综合化,相对于其他的教学手段来说,对幼儿更具有吸引力,较易达到教学目的。

1、利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幼儿年龄越小,高度发展的无意注意就越占主导地位,鲜明、新颖、具体形象的刺激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以图片、声音、动画等不同方式出现,不同的媒体刺激不同的感觉器官,幼儿不会产生疲劳感,能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如,在音乐欣赏《秋》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朵朵海棠、菊花盛开,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变成了黄色,枫叶变成了红色,枯黄的叶子在空中飞舞,庄稼地里一片金黄,树上的果子成熟了……。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氛围中,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厚,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有着浓烈的形象、生动性,是幼儿进入自觉的学习状态,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甚至连平时表现内向的幼儿也变得活跃起来,这种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优化教学效果。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可以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创造出美妙的教学情景,集中显现出失控变换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态的色彩美、语言表达的音韵美、师生关系的和谐美。这种情景能把学习的内容在动和静、虚和实、远和近、快和慢、大和小之间相互转化,打破了多种限制,尤其是迅猛发展的动画技术可以表现生活中某些幼儿无法亲自感受的事物。

如,在儿歌《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通过银屏呈现儿歌的整体意境:晴空万里的天空,广袤无垠的大地,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潺潺流动的小河,蓬勃向上的大小蘑菇,以及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白云、小鸟、小鱼等,这美丽的自然风光给幼儿以美的享受。上课时,幼儿由衷的发出“哇”的叫声,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并很容易的将事物配对,情不自禁的朗读起了整首儿歌了。这远比贴绒、图片的效果要生动的多,为幼儿创设了最佳的学习情景,使幼儿获得直观的形象、生动活泼的知识经验,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3、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动态交互,优化教学过程。

多媒体具有灵活、随意的界面交互功能,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交互演示,能把教学中无法表现出来的抽象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生动、具体、直观,轻松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还能有力的支持和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科学《奇妙的水》活动中,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了解水的不同变化。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逼真的模拟,并将抽象概念形象化,能清楚、准确的表现出水的三态。用清晰、动感的画面来帮助幼儿发现规律,理解关系,建立表象,化解难点,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也不容忽视,如出现有的教师在课上从头至尾都用计算机,对其他教学手段不屑一顾,忽视传统教学手段,过度依赖计算机,教师变成了幻灯片放映员;有的教师过多的盲目使用多媒体教学,没有针对性等现象。

幼儿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应有清醒的认识,对其运用的目的及与幼儿园整合的过程要有理性的思考,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应遵循一下几点原则:

1、教育的目的性原则。

幼儿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要让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既有助于教师的教,又有助于幼儿的学,避免形式主义的东西,避免跟潮流的思想。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作用想结合的原则。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和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双边关系的一个方面,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幼儿的“学”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体现。 

3、直观性和形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由于年龄特征、思维特点、知识基础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学习有着特殊的规律,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情感,引导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软件时应注意直观性和形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的开展为幼儿教育事业提供了无限机遇,但它同任何教学改革一样,关键在于人,即教师。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对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必须抓住机遇,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胜任新的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化教育意识。

教师应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努力建立一种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便于幼儿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易于操作、交互性强的特点,为教学服务。

2、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可以保证教师在知识传递中,将信息的损耗减到最少,达到最佳的教育效益。教师在使用中,可根据教学需要有意控制画面,提出问题,给幼儿留有想象、创造的空间,然后再通过媒体继续探讨、延伸。

3、处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开拓能力及主动接受新科学技术挑战的精神。教师教育要加强计算机教学,把现代化、信息化教学与其他专业课同等对待,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有良好的信息能力,经常深入系统的学习,获取新的知识,注重更新知识结构和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探寻、创建新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相关概念辨析》     任春亮

2、《计算机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焦 艳

3、《幼儿园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研究计划第一阶段研究报告》 罗 茜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md6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南湖春晖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东升村57号() 电话:025-86400325 传真:
访问计数:
苏ICP备12059859号
快乐围棋
顽逗星早教
旋风跆拳道
旋转拉丁
智慧逻辑狗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