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是心灵的窗口。保护眼睛需从小抓起,今天,我们来看看幼儿园小朋友的近视防控科普知识。
一、不同年龄儿童相应的视力
视力只是人眼视觉功能的一部分,人眼视觉功能包括视力、色觉、光觉、对比觉及双眼视觉等多种表现形式。视力是指人识别物体形状和位置或分辨二维物体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不同年龄儿童相应的视力表
年龄
|
5月
|
6月
|
1岁
|
2岁
|
3岁
|
4~5岁
|
6岁
|
视力
|
4.0
|
4.3
|
4.5
|
4.6~4.7
|
4.7~4.8
|
4.9~5.0
|
5.0
|
二、儿童视力低常参考值。
幼儿园体检,视力低常的儿童要建档管理并转诊到上一级儿童保健所保健门诊作进一步检查。
视力低常的参考标准:
3~4岁儿童单眼的裸眼视力≤ 4.7(0.5);
4~5岁儿童单眼的裸眼视力≤4.8(0.6);
5~6岁儿童单眼的裸眼视力≤ 4.9(0.8)。
儿童筛查特别是幼儿园期间,发现视力发育不良,应尽早复查干预治疗。早发现早干预,绝大部分儿童视力均可以提高或恢复到正常水平。
三、保护眼睛小常识。
近视不能治愈,但可以预防。儿童如果能养成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预防和减少近视的发生率。其主要做法包括:
1、养成好的用眼习惯
(1)桌椅高矮应与儿童的身体相适应,保持正确的坐姿。
即上身略前倾,两肘自然伏于桌面,前胸与桌边约二拳距离,眼睛与读物距离30厘米,这样可以减轻眼睛及全身的疲劳。
(2)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每隔半小时左右要有休息。年龄越小,连续读书时间应越短,休息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如闭目养神,看看远方景物或蓝天,在室内或室外活动一下。
(3)室内光线要适宜,光线不能太暗,避免在黄昏时的暗光下看书,也要避免耀眼的光直射读物表面。
(4)儿童应该有选择地、有节制地看电视。儿童连续看电视不超过半小时,电视机放置的高矮应与观看者的视线在同一高度,观看者离电视机的距离大约为电视屏幕对角线的4、6倍左右,看电视的方位以正前方为好,两侧不超过45度角。
(5)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用脏手揉眼,脸盆、毛巾要专用,并定期煮沸消毒。
2、增加阳光或自然光条件下户外活动
(1)每天保证累计2-3小时户外活动,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的发生,也能控制近视的加深速度。
(2)户外活动应在阳光或自然光下进行,室内或夜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对近视的预防没有帮助。
关爱视觉健康,呵护心灵之窗
眼睛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是心灵的窗口。保护眼睛需从小抓起,今天,我们来看看幼儿园小朋友的近视防控科普知识。
一、不同年龄儿童相应的视力
视力只是人眼视觉功能的一部分,人眼视觉功能包括视力、色觉、光觉、对比觉及双眼视觉等多种表现形式。视力是指人识别物体形状和位置或分辨二维物体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不同年龄儿童相应的视力表
年龄
|
5月
|
6月
|
1岁
|
2岁
|
3岁
|
4~5岁
|
6岁
|
视力
|
4.0
|
4.3
|
4.5
|
4.6~4.7
|
4.7~4.8
|
4.9~5.0
|
5.0
|
二、儿童视力低常参考值。
幼儿园体检,视力低常的儿童要建档管理并转诊到上一级儿童保健所保健门诊作进一步检查。
视力低常的参考标准:
3~4岁儿童单眼的裸眼视力≤ 4.7(0.5);
4~5岁儿童单眼的裸眼视力≤4.8(0.6);
5~6岁儿童单眼的裸眼视力≤ 4.9(0.8)。
儿童筛查特别是幼儿园期间,发现视力发育不良,应尽早复查干预治疗。早发现早干预,绝大部分儿童视力均可以提高或恢复到正常水平。
三、保护眼睛小常识。
近视不能治愈,但可以预防。儿童如果能养成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预防和减少近视的发生率。其主要做法包括:
1、养成好的用眼习惯
(1)桌椅高矮应与儿童的身体相适应,保持正确的坐姿。
即上身略前倾,两肘自然伏于桌面,前胸与桌边约二拳距离,眼睛与读物距离30厘米,这样可以减轻眼睛及全身的疲劳。
(2)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每隔半小时左右要有休息。年龄越小,连续读书时间应越短,休息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如闭目养神,看看远方景物或蓝天,在室内或室外活动一下。
(3)室内光线要适宜,光线不能太暗,避免在黄昏时的暗光下看书,也要避免耀眼的光直射读物表面。
(4)儿童应该有选择地、有节制地看电视。儿童连续看电视不超过半小时,电视机放置的高矮应与观看者的视线在同一高度,观看者离电视机的距离大约为电视屏幕对角线的4、6倍左右,看电视的方位以正前方为好,两侧不超过45度角。
(5)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用脏手揉眼,脸盆、毛巾要专用,并定期煮沸消毒。
2、增加阳光或自然光条件下户外活动
(1)每天保证累计2-3小时户外活动,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的发生,也能控制近视的加深速度。
(2)户外活动应在阳光或自然光下进行,室内或夜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对近视的预防没有帮助。
关爱视觉健康,呵护心灵之窗